,每一次‘阅读’都会留下痕迹。不只是对阅读者,对被阅读的对象也是如此。那些记忆...它们会改变你,会在你的意识中留下印记。但她不知道的是,那些被强行抽取的记忆...它们会留下一种特殊的共振,一种只有特定感官才能探测到的‘回响’...”
音频到这里突然中断。
林晞的脸色变得苍白。“他从未告诉我这些。他只是提醒我要小心使用我的...能力。”
郑锐关闭了音频,调出另一组文件——一系列科学家的档案,每个人的照片上都印着“已故”的印章,旁边标注着他们的专业领域和死亡情况。陈文斌教授的名字在最下方,日期赫然是两天前。
“一个集中式的意识库,”郑锐低声重复,“如果他们真的在收集最杰出头脑中的知识和记忆,目的是什么?又是谁在背后主导这一切?”
林晞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工作台面,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陈教授一直在研究人类记忆的数字编码与存储。去年他发表了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提出理论上可以将一个人的全部记忆和意识‘上传’到特定载体中。当时学界对此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那是科幻小说般的幻想。”
“但如果那不是幻想呢?”郑锐接口,“如果有人找到了实现的方法,但不是通过自愿上传,而是强行抽取...”
他的话被一阵轻微的嗡嗡声打断。不是来自窗外,而是来自工作台本身。林晞迅速转向她的设备——一系列精密的传感器和显示器,此刻正闪烁着异常的光芒。
“有什么东西在激活,”她低声说,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是记忆共振...陈教授的记忆残留正在与某个来源产生共鸣。”
郑锐立即警觉起来:“来源在哪里?”
林晞调整了几个控制钮,屏幕上的数据流快速滚动,最终锁定了一个坐标。“不远,就在老城区,距离这里不到一公里。”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惊愕,“但那不可能,那是一片废弃的工业区,已经荒废多年了。”
郑锐已经行动起来,收起存储器和怀表,检查武器。“带路。”他简短地说。
林晞犹豫了一下:“郑队长,这可能是个陷阱。他们知道我们在这里,知道我已经接触了怀表。他们可能故意引我们去那里。”
“或者他们没想到你能定位共振源,而那里可能藏着答案。”郑锐已经走到门边,透过门缝观察外面的巷子,“选择权在你,林晞。但我必须去。”
林晞看着郑锐坚定的背影,又回头瞥了一眼屏幕上闪烁的坐标。三年前,杨峰来找她时,眼中也带着同样的决绝。她曾后悔当时没有多问一些问题,没有多做一点什么。现在,她不想重蹈覆辙。
她迅速从工作台下拿出一个小型手提箱,打开后露出里面一系列奇特的设备。“等我一下。”她说着,走向工作室后方的一个保险柜。随着一声轻微的气流声,保险柜门滑开,里面不是文件或珠宝,而是一套奇特的装备——一件能够嵌入传感器的黑色外套,一副带有多种视觉模式的眼镜,和几个她迅速装入衣袋的小型装置。
“你准备得很充分。”郑锐评论道。
“每次‘阅读’都会树敌,”林晞简洁地回答,穿上那件特制外套,“有些人不想让死者的秘密被揭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