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不敢怠慢,立刻手忙脚乱地将所有药碗和药渣都收集起来,当着皇帝的面,再次一一查验。
半个时辰过去,依旧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快要绝望之时,一个年岁最长的老太医忽然捧着一个药碗,脸色煞白地凑到烛火下,用银针小心翼翼地从碗底刮下一点点近乎看不见的沉淀物。
他将那点粉末放在指尖捻了捻,又凑到鼻尖闻了闻。
“扑通”一声,老太医瘫软在地。
“陛下!”他声音发颤,“是火蚕砂!”
“火蚕砂?”夏帝面色一沉。
“此物无色无味,并非毒药,但若与退热的白虎汤相冲,便会化作穿肠刮骨的烈火,让人高热不退,直至油尽灯枯!”
老太医哆哆嗦嗦地解释,“此药方早已失传,乃是前朝宫闱禁方,歹毒至极!”
前朝宫闱!
寝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三皇子痛苦的抽气声。
“这东西,是如何进的宫?”夏帝声音平静地叫人心悸。
“陛下,此方歹毒,早已被列为禁中之禁,臣也只是在一部残缺的古籍上见过记载。能配出此药,并神不知鬼不觉送入宫中,绝非寻常人所能为。”
夏帝的脑中电光石火般闪过无数念头。
“那个送药的小太监,掘地三尺也要给朕挖出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整个皇城,一夜未眠。
天色将明时,消息传回了御书房。
“陛下,人找到了。”
黄岩躬着身子,脸色苍白。
“在何处?”
“在冷宫后头的一口枯井里。是中毒,一击毙命。”
“奴婢们从那小太监屋里搜出来的东西。”
黄岩小心翼翼地打开布袋,将里面一片雕工精美的银杏叶取出。
叶片是纯银所制,脉络清晰,栩栩如生。
“此为京城最大的银号‘通源记’的信物。”
黄岩低声解释,“凭此物,可在通源记的任何一处分号,支取一笔不菲的银钱。而通源记的东家,正是崔家。”
崔家。
几乎是同时,另一名小太监匆匆入内,呈上另一份密报。
是关于火蚕砂的来源。
当年配制此禁药的前朝御医世家,在亡国之后,被崔家先祖所救,收为门客,世代供养。
夏帝低笑起来,“好一个崔家。”
“三皇子那边如何了?”
“回陛下,太医用了催吐的药,高热勉强退了,只是仍需时日才会醒来。”
夏帝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
“三皇子是误食了相克之物,才引发高热。那个当值的小太监,畏罪投井。”
“此事到此为止。谁敢在宫中再议论半句,杖毙。”
“陛下……”黄岩一惊。
“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