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至今,他想做的事情一直压抑着,如今终于可以开始实施,真让人兴奋啊。
顾晗动作很快,第二天便带了几个高手护卫,一行人乔装打扮往青州乡野间行去。
一路走一路看,顾晗的眉头越蹙越紧。
沿途所见的村落多是低矮的茅草屋,墙壁是夯土的,歪歪斜斜。
田地里的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他特别留意了农人耕作的情形。
春耕刚过不久,田地里却仍有不少地方闲置着或是耕作得极为粗浅。
农人使用的,大多是一种他只在书上见过的直辕犁。
那犁笨重无比,需要两头牛才能勉强拉动。
即便如此,耕犁过的土地也浅浅一层,翻出的土块又大又硬。
一个壮年汉子扶着犁辕,声嘶力竭地吆喝着耕牛,一天下来也耕不了几分地。
效率之低下,顾晗看得直摇头。
看来,工艺改良势在必行。
回到府衙,顾晗没有直接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径直去了工匠署召集所有的工匠。
工匠署里的工匠大多是些不修边幅的汉子,见到这位突然到访的世子妃,皆是一脸拘谨和意外,有人悄声嘀咕。
“世子妃来这等地方是为何?”
“虽说世子将咱们工匠署给了世子妃,可她还真来啊?”
顾晗假装听不见,只是笑笑以示安抚,而后就开门见山便问起了各种农具的形制、用料、打造工序以及寻常百姓的使用反馈。
他问得极细,有些问题甚至直指工艺的关键之处。
工匠们起初尚有些犹豫,可见世子妃提出的问题竟无一不中肯,才渐渐放下顾虑。
顾晗认真聆听,不时颔首,偶尔插言,也总能点到关键之处。
他态度温和,言语间不见丝毫贵女的倨傲,反而透着对技艺的由衷尊重。
不知不觉间,工匠们越说越是投入,心中对这位世子妃已然生出敬佩,更有老师傅忍不住将自己琢磨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也提了出来请教。
待众人议论暂歇,顾晗才微微一笑,取过一旁备好的炭笔与一大张干净麻纸。
“诸位师傅辛苦。今日得见乡野农人耕作之苦,我心中深有感触。方才聆听诸位高见,更是受益匪浅。”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这里有个粗浅的想法,还请诸位师傅一同参详,看是否可行。”
说着,顾晗便在麻纸上勾勒起来。炭笔在他指间灵活游走,流畅的线条须臾便构成了一个奇特犁具的雏形。那犁的犁辕不再是笔直一根,而是带着一道优美的弧度向上弯曲,犁铧的形制也与寻常犁具大相径庭。
工匠们皆好奇地凑近端详那图纸,初看时只觉其形古怪,可越看,便越觉得其中大有文章,似是蕴含着某种巧妙的道理。
顾晗放下炭笔,解释道:“此犁,我称之为‘曲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