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
内外夹攻,魏兵大败,火紧风急,死者无数。
孙礼引众伤军,突烟冒火而走,张虎大开寨门,与乐綝尽引人马,杀奔蜀寨来,寨中却不见一人,急收军回时,吴班、吴懿两路兵杀出,断魏军归路。
张、乐二将急冲出重围,奔回本寨,却被关兴、张苞袭了营寨。
魏兵大败,皆投曹真寨来,方欲入寨,孙礼一彪败军飞奔而来,遂同入寨见真,各言中计之事。
真听知,谨守大寨,更不出战,蜀兵得胜,回见诸葛亮。
诸葛亮令人密授计与魏延,一面教拔寨齐起。
杨仪问:今已大胜,何故反欲收军?
诸葛亮言:真今虽暂时兵败,中原必有添益,若以轻骑袭亮粮道,那时要归不能,今乘魏兵新败,不敢正视蜀兵,便可出其不意,乘机退去。所忧者但魏延一军,在陈仓道口拒住王双,急不能脱身;亮已令人授以密计,教斩王双,使魏人不敢来追。(撤退的标准套路!)
当夜,诸葛亮只留金鼓守在寨中打更,一夜兵已尽退,只落空营。
曹真正在寨中忧闷,报左将军张郃领军到,郃下马入帐,谓真言:郃奉圣旨,特来听调。
真问:曾别仲达否?
郃言:仲达分付:魏军胜,蜀兵必不便去;若魏军败,蜀兵必即去矣。今魏军失利之后,真曾往哨探蜀兵消息否?
真言:未也。(哨探,军队之耳目,不可停也!)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细作报知王双,双大驱军马,并力追赶。
追到二十余里,看看赶上,见魏延旗号在前,蜀兵更不回头,双拍马赶来。
背后魏兵叫言: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敌人奸计。双急勒马回时,见一片火光冲天,慌令退军,行到山坡左侧,魏延从林中骤出,大喝言:魏延在此!
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
延手下止有三十骑人马,望汉中缓缓而行。
魏延受了诸葛亮密计:先教存下三十骑,伏于王双营边(兵不在多而在精!);只待王双起兵赶时,却去双营中放火,待双回寨,出其不意,突出斩之(有心算无心,焉有不胜之理)。魏延斩了王双,引兵回到汉中见诸葛亮,交割了人马,诸葛亮设宴大会。
张郃追蜀兵不上,回到寨中。
陈仓城郝昭差人申报,王双被斩,曹真闻知,伤感不已,因此忧成疾病,遂回济阳,命郭淮、孙礼、张郃守长安诸道。
二、登基有新才
吴王孙权设朝,细作人报:蜀诸葛丞相出兵两次,魏都督曹真兵损将亡。
群臣皆劝吴王兴师伐魏,以图中原,权犹疑未决。
张昭奏言:近闻武昌东山,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吉兆出,登大位!)。权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然后兴兵。
多官皆应言:子布之言是也。遂选定夏四月丙寅日,筑坛于武昌南郊。
是日,群臣请权登坛即皇帝位,改黄武八年为黄龙元年。
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
命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传言:诸葛恪是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中最厉害的人才,甚至其才智超过其叔诸葛亮。),张昭次子张体为太子右弼。
恪字元逊,身长七尺,极聪明,善应对,权甚爱之。
年六岁时,值东吴筵会,恪随父在座。
权见诸葛瑾面长,乃令人牵一驴来,用粉笔书驴面言:诸葛子瑜。
众皆大笑。
恪趋至前,取粉笔添二字于其下言:诸葛子瑜之驴。
满座之人,无不惊讶,权大喜,遂将驴赐之。
又一日,大宴官僚,权命恪把盏。
巡至张昭面前,昭不饮,言:此非养老之礼也。
权谓恪言:恪能强子布饮乎?
恪领命,乃谓昭言:昔姜尚父年九十,未尝言老,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