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权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权言,璋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
璋问:曹操、张鲁到来,何以拒之?
权言:不如闭境绝塞,深沟高垒,以待时清。
璋言: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遂不从权言,遣法正行。
帐前从事官王累阻言:不可!不可!累顿首言:璋今听张松之说,自取其祸。
璋言:不然,璋结好刘备,实欲拒张鲁也。
累言: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乃心腹之大患。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今若召来,西川休矣!
璋叱:再休乱道!刘备是璋同宗,备安肯夺璋基业?(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便教扶二人出,遂命法正便行。
法正离益州,径取荆州,来见刘备,参拜已毕,呈上书信,刘备拆封视之。
刘备看毕大喜,设宴相待法正,酒过数巡,刘备屏退左右,密谓正言:久仰孝直英名,张别驾多谈盛德,今获听教,甚慰平生。
法正谢言:蜀中小吏,何足道哉!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张别驾昔日之言,刘备复有意乎?
刘备言:备一身寄客,未尝不伤感而叹息。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蜀中丰余之地,非不欲取,奈刘季玉系备同宗,不忍相图。
法正言: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刘备,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刘备欲取,正当效死。
刘备拱手谢言:尚容商议。当日席散,孔明亲送法正归馆舍。
刘备独坐沉吟,庞统进言: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刘备高明,何多疑耶?
刘备问:以统之意,当复何如?
统言: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
刘备言:今与备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备以宽;操以暴,备以仁;操以谲,备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备不忍也。
庞统笑言:刘备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刘备幸熟思焉(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义;舍得之精,精在有舍有得)。
刘备乃恍然言:金石之言,当铭肺腑。遂请孔明,同议起兵西行。
孔明言: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
刘备言:备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亮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孔明应允,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
刘备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刘备自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
临行时,廖化引一军来降,刘备便教廖化辅佐云长以拒曹操。
四、诚心对贼
行不数程,孟达接着,拜见刘备,说刘益州令达领兵五千远来迎接,刘备使人入益州,先报刘璋。
璋便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璋欲自出涪城亲接刘备,即下令准备车乘帐幔,旌旗铠甲,务要鲜明。
主簿黄权入谏:璋此去,必被刘备之害,权食禄多年,不忍璋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
张松言:黄权此言,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于璋。
璋乃叱权:璋意已决,权何逆璋!
权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