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学三国 > 第四十三回 吴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吴决意抗曹

第四十三回 吴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吴决意抗曹(2 / 3)

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怒而不发,才是活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犹豫不决

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亮言藐视孙权甚矣。

孔明仰面笑言:孙权不能容物耶!亮自有破曹之计,权不问,亮故不言。

肃确定孔明果有良策后,便入后堂见孙权。

权怒气未息,肃向孙权回禀:孔明有破曹之策,不肯轻言。

权回嗔作喜,同鲁肃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权见孔明先道歉,孔明亦道歉。

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数巡之后,权向孔明请教抗曹之策。

孔明分析三方利弊,献计:孙权与刘备协力同心,破曹军。

权大悦,随即许诺: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张昭知孙权欲兴兵,急入见权言: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

顾雍亦附和张昭之言,孙权沉吟未决。

张昭等出,鲁肃入见言:孙权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

权令肃且暂退,容其三思,肃乃退出。

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明缘由,提醒孙权记得吴太夫人临终之语(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

预知说着甚的,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吴决意抗曹

一、决策初定

吴太夫人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使者未发,周瑜已先到。

鲁肃与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周瑜命肃速请孔明来相见。

周瑜方才歇息,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诸葛瑾、吕范等一班儿文官,吕蒙、甘宁等一班儿纷纷来向周瑜进言,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报鲁子敬引孔明来拜,瑜出中门迎入,叙礼毕,分宾主而坐。

肃先问瑜的主张,瑜假意表示:见孙权,便当遣使纳降。

鲁肃愕然,责备周瑜,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

瑜问:孔明何故哂笑?

孔明谎称:笑子敬不识时务耳,孙权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鲁肃大怒,斥责孔明:孔明教孙权屈膝受辱于国贼!

孔明再假献一计:操得大、小二乔,必班师矣。

瑜问孔明: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孔明言:曹操幼子曹植,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曹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

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以取信周瑜,周瑜听罢,勃然大怒,大骂曹操。

孔明急起止之,以“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为由,劝解周瑜。

瑜言明: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明知故问,装模作样),言: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瑜发誓与曹操不两立!(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

孔明佯劝: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瑜实言: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孔明立即表示: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

瑜当即许诺:来日入见孙权,便议起兵。

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

周瑜入见,礼毕,孙权问慰罢,瑜问孙权对曹军主张,权即取檄文与周瑜看。

瑜看毕,又听张昭之主

最新小说: 宁小姐离婚后,前夫死对头争着宠 假公主重生后,全朝跪求放过 八零重生记:小胖妻团宠日常 穿书逃荒后,病弱夫君不装了 和亲归来万人嫌?我三嫁战神杀疯了 再睁眼,我把清冷校草抛弃了 雪灾里你救白月光,提离婚你又发什么疯 恶毒假千金被读心后,剧情崩坏了 尊上请滚开,公主她要飞升了 综穿之莲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