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笑了笑,转过身,看着晨光:“是啊,我很喜欢这里。如果不是来到银杏巷,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平凡的生活里藏着这么多温暖。”
雪团吃完小鱼干,跳到沙发上,蜷缩成一团,很快就睡着了。林夕和晨光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夜景,巷里的红灯笼还亮着,偶尔有晚归的邻居走过,脚步声很轻,生怕打扰到别人。
“对了,明天的画家交流会,你准备跟大家分享什么?” 晨光忽然问。
林夕想了想,说:“我想跟大家分享银杏巷的故事,还有我创作《银杏巷四季》的过程。我觉得,真正的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晨光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你只要把心里想的跟大家说出来就好。我会一直在台下陪着你。”
林夕靠在晨光的怀里,心里满是安心。她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晨光都会在她身边支持她、鼓励她。
第二天一早,林夕被雪团的叫声吵醒。她睁开眼,看到雪团正趴在窗台上,对着窗外喵喵叫。林夕走过去,推开窗户,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 窗外竟然飘起了雪花!
“下雪了!” 林夕惊喜地叫出声。晨光听到声音,连忙走过来,看到窗外的雪景,也笑了:“真的下雪了,我们可以去补画了。”
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像无数片白色的羽毛,落在青石板路上、老槐树上、巷口的红灯笼上。不一会儿,整个银杏巷就变成了白色的世界,美得像一幅画。
林夕连忙穿上外套,背着画架,拉着晨光往巷口跑。雪团跟在他们身后,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巷里的邻居们也都起来了,张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扫帚,正准备扫雪;陈老板打开杂货店的门,把刚煮好的热豆浆放在门口,供路过的邻居取暖;李爷爷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正在观察落在梅花上的雪花;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巷子里堆雪人、打雪仗,笑声传遍了整个巷子。
“小夕,晨光,你们起来啦!” 张婶看到他们,笑着打招呼,“快过来喝杯热豆浆,暖暖身子。”
林夕和晨光走过去,接过张婶递来的热豆浆,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谢谢您张婶,这豆浆真暖和。”
“客气啥,你们快去补画吧,这么好的雪景,可别错过了。” 张婶笑着说。
林夕点点头,和晨光走到巷口的老银杏树下。老银杏树的树枝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套。金黄的银杏叶还挂在树枝上,雪落在叶子上,白中带黄,格外好看。
林夕放下画架,拿出画笔和颜料,开始勾勒雪景的轮廓。晨光站在她身边,帮她撑着伞,防止雪花落在画纸上。雪团蹲在画架旁,时不时用爪子拨弄一下落在地上的雪花,样子可爱极了。
“你看,雪落在银杏叶上的样子,真好看。” 林夕轻声说,手里的画笔在画纸上快速移动。她要把这美好的瞬间定格在画纸上,让更多人看到银杏巷初雪的美丽。
路过的邻居们看到他们,都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到林夕画画。张婶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放在旁边的石墩上:“小夕,画累了就喝点粥,垫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