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盛入局也是有潜在条件的,等国内的O2O市场格局平稳后,筷跑将会开辟国际市场,前往欧美等地,与Grubhub、DoorDash、Just Eat一较高下。
陈延森暗中打量着柳怡青,对方三十出头的年纪,身着米白色高定西装,这是香奈儿的秋季新款,一套价值八万多华元。
十年时间就能坐上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的位置,要说这跟她的家世没关系,恐怕没人会信。
同一时间,柳怡青也在观察陈延森。
“陈总,昨天是Martin攒的局,今晚我来安排,咱们可是有一阵子没见面了。”
华科投资的余横,颇为热情地上前寒暄着。
作为筷跑项目的主导人,他在B轮投了2.32亿美币,置换了4%的股权,当前价值12亿美币,投资回报率多达417.2%,着实让他狠狠赚了一笔丰厚的提成,并攒下了晋升资本。
另外,投资快的打车项目,也让他获利不菲。
因此,他当然想跟‘财神爷’多亲近了。
“那不行!怎么着也该让裴总来尽地主之谊,Martin你说呢?”
陈延森含笑打趣道。
“最好是余总和裴总轮流请客。”柳志平开着玩笑道。
柳怡青面带笑意,与朱啸虎、张磊两人,跟着附和道。
筷跑C轮融资启动会的气氛格外轻松,所有人都知道,按眼下的发展速度,这次极有可能是筷跑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一共五家投资机构,全都给了意向报价。
他们心里很清楚,多一个点的持股比例,将来或许就能多十亿美币、二十亿美币的收益。
“诸位的意向报价我都看过了,这一轮有五家入围,但估值上存在出入。
加上出让的股权比例有限,所以我会淘汰掉两家,以300亿美元为基准线,谁的报价高就选谁,很公平吧?”
陈延森缓缓开口道。
以筷跑的潜力,压根不缺投资人。
柳怡青暗自皱眉,从陈延森的语气里,她只读出了“强势”两个字。
在高盛工作多年,她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创始人,完全没把投资机构放在眼里。
可当她扫了一眼其他人的神色,却又不禁惊讶,每个人都面色如常,明显是认可了陈延森的决定。
300亿美币?
朱啸虎倒吸一口凉气,上一轮金沙创投就被淘汰过一次,这一轮他特意提高了报价,把第一版240亿美币的估值改到了260亿美币。
可让他懵逼的是,陈延森的底线竟是300亿美币!
足足拔高了40亿美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