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需要的,是在大家都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情况下,我们小米的能做到更好、更稳、体验更丝滑!这是实打实的技术壁垒!”
他身体前倾,眼神热切而肯定。
“而且我向你保证,宣传口径上,我们绝不玩文字游戏!就叫【辅助驾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重点突出它辅助的本质,是减轻驾驶疲劳,提升安全冗余,而不是取代人!你看这样行不行”
雷军说完,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看着江倾。
卢伟兵适时地补充了一句。
“江总,雷总是真的下了决心要在这块做出标杆,技术投入上绝对不设上限。”
江倾没有立刻回答。
他垂下眼帘,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轻响。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侧脸上投下明暗的光影,表情令一众小米核心管理人员捉摸不透。
关于雷军请他来的目的,江倾自然心头有数,在此之前雷军已经明里暗里跟他提过数次。
他估摸着时间,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而小米首次涉及造车,正需要他,也更舍得投入,更专注。
念及此,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电,扫过雷军,又扫过在座的高管们。
“光说没用。”
江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雷总,把你智能驾驶团队的核心骨干,现在就叫过来。”
雷军眼中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他连连点头。
“好!马上就来!”
他立刻转头看向王滕。
“王滕,马上!把智能驾驶团队所有p8以上的工程师,十分钟内,全部给我请到这儿来!跑步前进!”
十分钟不到,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十七八个穿着技术文化衫或休闲装的工程师鱼贯而入,有年轻的,也有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好奇。
会议室瞬间显得有些拥挤。
雷军指着江倾向他们介绍。
“这位是江倾江总,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今天他来给我们智能驾驶团队把把脉,大家打起精神来!”
工程师们看向江倾的眼神立刻充满了兴奋。
江倾对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直接切入主题。
“咱们开门见山,我就不客套了。把你们目前的研发进度、技术路线、核心算法框架、传感器融合方案、还有遇到的最大瓶颈,挑最关键的,用最直白的话,给我讲一遍。越具体越好。”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成了智能驾驶团队核心成员的答辩现场。
工程师们轮流上前,在投影前快速讲解演示。
有人讲感知融合的难点,有人讲决策规划的逻辑,有人讲仿真测试的规模,也有人坦言在复杂场景,比如无保护左转、鬼探头,处理上的不稳定性。
会议室里充满了技术术语的交流,但江倾总能精准地抓住核心,用更通俗的方式确认或追问。
“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对静态物体的识别率很高,但对动态物体,特别是突然切入的目标,预测轨迹的算法还是基于概率模型,存在误判延迟”
“对,江总,尤其是目标速度变化剧烈时……”
“仿真测试覆盖了多少极端场景实际路测车队规模多大数据闭环的反馈效率如何”
“目前仿真场景库覆盖了上百个情景,数据回传和模型迭代的周期是……”
江倾的问题尖锐、直接,直指要害。
工程师们回答时额头都微微见汗,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们能感觉到,江总不是在挑刺,而是在真正地理解他们的工作,寻找突破的可能。
当最后一位工程师汇报完,江倾没有再问问题。
他重新靠回椅背,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微微闭上了眼睛,消化刚才听到的所有信息。
会议室里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送风声,以及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雷军紧张地盯着江倾,大气不敢出。
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