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高太尉坐拥十三万大军,却被我梁山数万兵马堵在济州城内,
不敢出战,形同懦夫,丢尽了朝廷的脸面。”
“天子赵佶虽不理朝政,却最好面子。此事一旦在京城传开,必然有言官上奏弹劾。
到那时,就算高俅想当缩头乌龟,官家也不会答应。”
“好计!”
武植朗声笑道:“就依军师之计,让他高俅尝尝,什么叫骑虎难下。”
……
汴京,金銮殿。
早朝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龙椅上的宋徽宗赵佶,正听着大臣们枯燥的奏报,有些昏昏欲睡。
就在此时,一名御史大步出列,手持玉笏,朗声奏道:
“臣,有本启奏!弹劾太尉高俅,畏敌不前。”
赵佶眉头微蹙:“爱卿此话何意?高太尉正在济州征讨梁山贼寇,何来畏敌一说?”
那御史慷慨陈词:
“陛下!高太尉坐拥十三万大军,兵精粮足,却被区区梁山贼寇兵临济州城下。
高太尉非但不敢出兵迎敌,反而紧闭城门,任由贼寇在城下百般辱骂,焚毁船坞。
此事已经在汴京传开。”
赵佶闻言,看向其余众位大臣。
立马就有不少人附和。
说现在这个汴京城都在传这件事。
天子赵佶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但他还是为高俅辩解道:
“高太尉或许是想以势压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也是出征之前,大家商量的应对之策。”
话音未落,另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出列,痛心疾首道:
“陛下!此非威慑,乃是奇耻大辱,是毁我大宋军威啊!”
“如今南有方腊作乱,北有辽国虎视眈眈。若我大宋军威丧尽,
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四方蛮夷又将如何看我大宋?”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陛下!”
赵佶心有不悦,他最不喜欢听这些老臣动不动就拿这些话来敲打。
但也不得不做做样子。
“岂有此理!”
赵佶猛地一拍龙椅,勃然大怒。
“高俅,他好大的胆子。”
“传朕旨意!立刻派遣钦差,八百里加急,赶赴济州。”
“给朕问个清楚,他高俅究竟在做什么,朕要他立刻给朕一个交代。”
……
三日后,济州府衙。
一名手持圣旨的钦差,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见到了高俅。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