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隋夕说了声中午炖小鸡,让她一起来吃。
结果隋夕很遗憾的摇摇头:
“我不吃肉,我吃素的。”
“……”
安心一愣:
“一点肉不吃”
“嗯,你不用管我啦。”
“这……行吧。”
也没去问这位隋姐是不是信佛,他回到了后院开始忙活。
烧水,泡带过来的野生榛蘑,泡鸡肉解冻,烧炉子……
而等火升腾的功夫,他拿出来了那一厚摞剧本,检查时,发现女孩已经很细心的帮他一份一份的分好了,用订书机订了起来。
第一本剧本,叫做《茶馆》。
安心还真看过这剧本的切片,印象中有几个老头在一个茶馆里撒纸钱,喊什么“西方正路”之类的。
但再深的印象就没了。
于是直接看内容。
【时间,一八九八年,康梁维新运动失败,早半天
地点:燕京裕泰大茶馆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笑):王掌柜,您赏脸,捧捧唐铁嘴,给碗茶喝吧。我给您相面,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由分说拿起王利发的手)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
这就是剧本
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学结构的安心觉得有些新鲜。
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怎么全是对话或者一些动作
没有环境描述,场景描述甚至连背景都没有
如果这是剧本的话,那导演就按照这么拍的演员该咋演呢
不自觉的,他在脑子里开始随着剧本里的内容构建出两个虚幻的人物。
一个是在短视频切片上看过的那仨老头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一个看不清容貌的算命先生。
俩人就在门口……光绪……大清……应该都是长辫子吧
王掌柜不让那算命先生进来,算命先生想进去……此刻的对方应该是满眼的乞求,就是想进去喝碗茶……
一边看,他一边琢磨。
逐渐的,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起来……
很快,半小时的功夫一晃即逝。
刚看完第一幕,也就是一个老太监买丫鬟的剧情后,安心砸吧砸吧嘴。
还别说……这故事挺有趣的。
人生百态汇于这么一个小小的茶馆。
以一个茶馆的角度来看待清朝末年。
这角度……难怪成为名著呢。
他感慨着,起身走出了外面。
鸡肉缓的差不多了,赶紧做饭,中午家里还来客人呢。
……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时间临近中午,胡同里路过的行人下意识的抽了抽鼻子。
鸡
排骨
牛肉
分辨不出来。
就是这味儿……太香了。
谁家手艺这么好
行人好奇。
手里提着几个塑料袋往回走的叶定章鼻子动了动后,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谁家做什么吃的呢
怎么这么香啊
老头正琢磨着,忽然听见了房门的响动。扭脸一看,就瞧见了早上起来见到那个能帮自己弄到野生雷公藤的小孩儿开门走了出来。
他一愣,安心也一愣。
但……就这么开门的功夫,叶定章就看到了那堆着一些杂物的小院中间,一个白铁炉子上正放着一口盖着盖子的小锅,而小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几乎就是这么一眼,老头一下就确定了,这股浓郁的香味,就是这口锅里飘出来的。
“这么巧,您这是……”
看到了这位大爷,安心笑着打了个招呼。
而听到这话,老人鼻子又动了动,忍不住来了一句:
“少爷,家里炖什么肉呢这么香”
安心一愣,见他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