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看了看手表,时间刚过九点。
阎明川正准备拉着尤小雪进去,找人问问民政办公室在哪儿。
突然,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裤子的陈芸从大门里快步走了出来,他手里还拿着个搪瓷茶缸。
那人一抬头,瞧见这对新人,立马眼睛一亮,几步迎了上来,
他上下打量着两人,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惊喜和热情:
“你们是……来办结婚登记的吧?你是尤小雪?”
他虽然是问句,但语气却很肯定。
也难怪,最近乡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尤小雪。
前几天,乡里的一个干部去参加了尤小雪和阎明川的喜酒。
回来后,就在办公室里把这对新人夸上了天。
什么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简直是把所有好词都用上了。
还说,这两人站在一起,就像年画里的金童玉女,让人一看就觉得喜庆。
乡里不少干部早就听过尤小雪这个“高考状元”的大名,但都只是闻名,未见其人。
昨天听那位同事一说,不少人都觉得是夸大其词,哪有那么俊的人。
今天这陈芸亲眼一瞧,心里顿时信了八分。
这两人,男的英姿飒爽,女的清丽脱俗,往那一站,确实打眼。
特别是尤小雪,那双眼睛,又大又亮,像是会说话似的。
这让陈芸不由得想起自己年轻时看的那些小人书,里面的仙女、才女,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尤大志的名字,在乡政府里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是乡里的“财神爷”,据说跺一跺脚,整个乡的经济都要抖三抖。
陈芸心里暗自感叹:
“这尤大志,不仅生意做得大,生女儿也这么厉害!这样的闺女,谁家不想抢着要?”
他甚至开始盘算着,要是自己有个儿子,能不能跟尤大志家攀上这门亲事。
当然,他也知道,这也就是想想。
人家尤小雪是状元,眼光肯定高着呢。
不过,这事儿也给了他启发。
最近,乡里正为了计划生育的事儿发愁呢。
上头压下来的指标,一个比一个重。
乡亲们的观念又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都想要儿子传宗接代。
工作难做啊!
要是能多几个像尤小雪这样的“典型”,好好宣传宣传,说不定能改变一些人的想法。
“重男轻女?人家尤大志的闺女考了状元,比儿子差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宣传标语。
尤小雪倒是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乡里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