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俊放下《五轮书》,定睛看了一会儿瓦蓝的天空中被风撕扯得厚薄不均的白云,转而远眺周围大小不一的几十座山头,抓起一把泥土,出神地揉搓着。家乡的田野,以及在田野劳作的一言不发的母亲和妹妹闪烁在他的眼睛里;他的心,无比酸楚。几滴眼泪从他的眼眶悄悄爬出,悄无声息地滴落在泥土上。
望不着边际的战争,像黑夜凛冽的寒风刺痛过青柳俊的心,也动摇过他一直坚定向往战争的心;他渴求帝国能早日打败中国实现大东亚共荣,但草鞋烂装、面黄肌瘦的中国士兵却像柔弱的水,看似不堪一击,靠近他们时,他们却总能顺势将攻击者羁绊,令其深陷其中。他有过退却的打算,但从小养成的永不言败的信念很快振奋了他的精神,让他坚定信念与梦想,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日军先中国军队前懂得了松山对于控制滇缅公路的重要。自远征军第一次远征失败、退到了怒江东岸,与怒江西岸的日军隔江对峙,升任113联队联队长的青柳俊便着手经营松山;一千四百名来自九州的士兵在他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矿工出身、善于坑道作业的特长,将松山大大小小的山峦掏空,并互相连通。因焦灼的战事性情愈发暴戾的青柳俊决定将松山变作屠宰场,等待卷土重来的中国军队。
滇缅公路成为了失去所有工业重镇和沿海口岸的中国接收外界抗战物资的唯一通道。松山、龙陵和腾冲的失守,意味着滇缅公路被彻底掐断(松山、龙陵和腾冲呈犄角之势,火力扼制了往来滇缅公路的人员和车辆)。三地之中最不起眼的松山,为打通滇缅公路的重中之重;若要收复龙陵和腾冲,往缅甸腹地推进,必先拿下松山。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子始,至亥止,十二地支寓意了世间万物的萌发与收藏。青柳俊依照十二地支,给松山十余座山峦起了名字。松山最高的高地,他以十二地支之首的“子”命名,即“子高地”。这些高地分布于阴登山、大垭口、滚龙坡、马鹿塘和黄土坡等山峦,可以一目了然周围的环境;由坑道、战壕和暗堡组成的火力网,能对任何方向进攻的对手进行严密的火网极杀。
暗堡是青柳俊一手规划的工事,他一直引以为傲。为了建好这种上层用于观察和射击,中层既能射击也能住宿,下层连接坑道的三层堡垒,他费尽了心机——暗堡的顶部整齐地排列四至五层直径达七十厘米的圆木,上面铺着约三厘米厚的钢板,再覆盖一米以上的积土;暗堡的层与层之间,由两三排直径为五十厘米的圆木做隔层,即使上层倒塌,下层仍能继续作战;暗堡的外围,由三排装满土石的汽油桶围挡,桶与桶之间镶入多层钢板,最后用泥土将暗堡伪装、与环境完全融合。
暗堡建成初期,为测试其坚固程度,青柳俊请求上级派航空兵投掷炸弹轰炸,结果被直接命中的暗堡只是上层坍塌。由于其隐蔽的良好、构造的坚固和火力全开的零死角,不明真相的进攻方若贸然进攻,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要么让暗堡成为自己的窀穸,要么让敌人在松山死无葬身之地。誓于松山共存亡的青柳俊阴森地想。
中国远征军为第二次出征、攻克日军占据的松山和腾冲等地,夜以继日地重建惠通桥;这一刻,距他们第一次远征失败过去了整整两年。
“桥什么时候修好?”景飞弯曲着手臂,用力绷紧了肌肉,瞄着突起的肱二头肌,“滇西的水土真它娘的养人!你看看我,臂大腰圆的;肱二头肌和胸肌都不明显了,八块腹肌也被肥肉盖住成一块了,哪儿哪儿都是肥肉……哎,早知道少吃一点了。”
“说一套做一套。”李少强不屑地说,“好吃好喝时,你怎么不忌口?哪次你不是吃撑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