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凛冽的寒风把天地卷成白茫茫的一片。
她母亲说带她去一户人家吃饭。
饭后,她母亲就走了,没叫她。
母亲望着外婆的背影,没有喊也没有闹,甚至没有流眼泪。她静静地呆在那里,沉默不语,人似傻子一般。
她知道母亲抛弃了她。
她恨母亲。
据说,她母亲在她四五岁时,曾找过她一次,但她不理,不跟她说话,弄得外婆哭着离开了。
我小时候跟别人吵架时,别人会一字一句,认真地说,你母亲不认父不认母。
在我们小孩眼里,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们小时候吵架,如果有谁公然喊父母的名字,这是最大的耻辱,双方必是一场死斗。
我母亲不认母,让我在同伴面前抬不起头来。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不认母是有原因的。
因为她在这家一点都不快乐。
这家有很多规定,比如吃饭,每顿只能吃一碗,饭后不能跑,理由是,你跑了,又能吃了,浪费粮食。
问题是,母亲即使不跑,也总感到时时刻刻饿,但不能吃了。
她家的规矩是只能在吃饭的时候吃,其它时候不能吃。
因此每次打饭,母亲都要在那里练“压缩功”,拼命把饭往碗里压。
但不行,一碗下肚,还是饿。
尽管还想吃,但只能放下碗。
因为养母会用凶恶的眼神瞪着她,她只好不吃了。
虽然看着白花花的米饭,直流口水,也只能强忍着。
十岁那年,她经历了人生一次重要洗礼。
这天,她与邻居一道给人家挑米,工钱是每斤五分。在回家的路上,她们遇到一条顺水木排,于是大家都挤上了木排,谁料木排拐弯时,被一个浪头掀翻了。大家连同米都掉进了水里。母亲不会游泳,求生的本能使她不顾一切地乱划,不久她抓到了一根木头,爬上了岸,但是她挑的50斤大米没了,一个同伴也淹死了。大家都在哭呀,母亲是哭得最伤心的一个。
可她没料到是,回到家,迎接她的竟是一顿暴打。
养母恶狠狠地说,淹死的为什么不是你。现在好了,你活着回来,大米没了,拿什么赔人家!
养母这句话让母亲异常寒心。
从此母亲恨上了养母!
自我记事起,我母亲和她养母没有说过一句话,即使她养母临终的时候也没有。
煮饭都是各煮各的,你吃你的。
虽然住在一个屋里,但两人不说话,不来往,一辈子。
真的,一辈子,我没有见过我母亲跟她养母说过一句话,更不要说喊妈妈了。
两个人的关系到了这种地步,我想,这个恨应该已经深入骨髓,血液灵魂上下都是痛与愤怒。
童年的痛苦生活,让母亲明白了这世上没有救世主,能救的只有自己。
在婚姻这个问题上,我母亲,就表现出来她的顽强和不顾一切,她宁愿不要自己的命,也要捍卫自己婚姻的自由。
她养母给她找了一个男的。
这个男的也是孤儿,被养母收养。
养母的意思就是两人长大后,组成夫妻,等于亲上加亲。
如果父亲没有出现,母亲可能会遵照养母的意思。
然而父亲出现了。
在母亲的情感世界里顿时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母亲爱上了父亲。
母亲对父亲的爱,非常疯狂,非常执着,歇斯底里!
当然,父亲有让母亲疯狂的资本。
他是公子,百分之百少爷。
我父亲的家在衡阳市,他的父亲是衡阳市某局的局长。
当然是旧社会的局长。
大家不是说旧社会的官都是贪官污吏吗?
我想,无论如何我父亲的家境应该不会很差,说父亲是公子和少爷一点没错。
这不是关键的。
关键的是,他差不多还是家里的独苗。
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