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456章免费的利益

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456章免费的利益(4 / 5)

p;  历史上是曹操进行了屯田,而后江东川蜀也跟着做,而当下是斐潜在河东关中先开展了屯田,然后曹操孙权跟着学。这个屯田制度,其实和王莽时期的被反抗的井田法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相似,可是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叛乱了?

    汉朝主要经济基地在渭河流城和大河下游。

    就是关中三辅和冀州豫州两个区域。

    『天有四季,地有南北……』斐潜轻声说道,『此乃人尽皆知之事也……北地宜粟稷,耐寒抗旱,麦则需有渠溉……』

    大汉的关中陇右,河东太原一带的气候大致相同,都是偏向于大陆性的气候模式,冬季干燥,夏季不是很长,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大河中下游,以及江东地区的气候是不太一样的。

    这些气候的不同,土壤的差异,导致在耕作技术上和日常劳作上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西北地区,黄土肥沃,利于表面上的栽培,但是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严重,而相反的江东区域则是水份太多,有时候保持有效的排水比灌溉还更重要。

    『原本各地之民,当有各地之法……』斐潜声音不大,但是所说的内容不由得让庞统和阚泽都有些毛骨悚然起来,『如今农工学士遍布大河上下,东西南北……昔日若有不解疑难之处,其农多思之……大河下游,与关中不同,其地当以重犁,以深耕翻作……只不过如今这深耕之犁……却日渐稀少……而黄氏犁,却渐渐增多……』

    在汉代大河中下游地区,勤劳的农夫早就发现要耕作黏性更大的中原土壤,需要采用和黄土高原之上完全不同的耕作方式。尤其是深耕重犁,主要就是为了适应气候潮湿,土壤粘重,需要充分的破碎土块,以进行排除多余的水分和去除潜藏在土壤深处的虫卵。

    而黄氏犁,虽说省力,可以用畜牧犁田,也可用人力拉犁,但是黄氏犁主要还是针对着黄土高原这一带的耕作,结构轻便,不能算是重犁,虽然说不是不可以用来深耕,但是深耕所耗费的气力远远多余原本在大河中下游的旧式重犁。

    那么,为什么在没有出现黄氏犁之前,大河中下游以及江淮区域还有旧式重犁,而现在旧式重犁就渐渐没人用了呢?

    因为黄氏犁轻便,用铁少,可以浅耕,也可以深耕,可以用畜牧之力,也可以用人拉,可以说几乎没有短板。

    更重要的是黄氏犁免费!

    有了多面手,什么都能对付的黄氏犁,还会有谁再去研究费铁更多,只能适用于深耕的重犁呢?就像是后世东北大豆,又有谁知道其几度降到了濒临灭绝的红线上?

    『孝武之时,大兴水利。水工齐人测量河川,征发数万卒修挖灌渠,引渭水直通大河,益田万余顷。又有龙首渠,穿洛水灌溉重泉,至商颜山下,亦驱盐卤之地,增庄禾之收。』斐潜目光深远,眺望着长空,说道,『此外还有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渠成之时,人乐其利,作歌赞美,曰「郑国在于前,白渠起于后」……』

    秦朝修建了两个巨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和都江堰,而汉代统一之后,汉武帝为了扩大生产,积蓄力量,也是大兴水利,从关中到冀州,从中原到江淮,这些水利工程使得大汉当时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在这些土地上的耕作者,也从中获益。

    『修葺沟渠,修挖灌溉之事,显然利于万民……』斐潜呵呵笑着,『为何各地诸侯少有为之?莫说一国之渠所耗人力如何,便是一郡之渠如何?一

最新小说: 火烧黎明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灭世魔龙三岁半 不学鸳鸯老 九娘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男保姆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