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136章当名望遇到名利

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3136章当名望遇到名利(4 / 6)

就可以意味着有更多的萝卜坑——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优良的,更具备活力,更有广阔空间的制度。

    大汉的制度已经是腐朽不堪了。外戚宦官清流三家你打我我打你的游戏已经是进行不下去了,天人感应理论使得国家重要官吏三公就像是在过家家一般的儿戏,整个国家指导思想,数据统计依旧按照几百年前的那一套,严重和生产力脱节。

    就拿大汉的田亩数据来说,书面上给朝堂看的和实际上很早就出现了偏差,然后各地官府还在不断的强调大汉子民户均田亩数值稳定,户均皆有百亩之地,而且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重要指标之一,大汉百姓户均田亩每年还能有百分几的正增长……

    打仗都打成这样,经济垮塌得一塌糊涂,流民四处找不到安身之所,然后大汉平均起来,每家每户居然还有百亩之地?

    哇哦!

    斐潜一直以来,都在税制、兵制、官制、法制等等诸多事宜进行改进。但是这些制度上改进,毕竟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如果斐潜称王,一切名义上的问题都会被解决。

    大汉残留着春秋战国的遗风,在王地之中,自然就是听从王命。

    斐潜并没有立刻就顺水推舟的顺着荀谌的意思称王,而是表示自己仁德不足,不可僭越称王,否则与山东袁氏又有什么分别?

    不过斐潜提出了一个建议,『若此战定,可请天子还都否?』

    迁都?

    众人不由得都是一愣。

    董卓迁都过一次,曹操也迁都过一次,现在斐潜又问还都……

    董卓迁都是强行迁都,曹操那一次算是拐骗迁都,那么现在斐潜说的还都,又是属于哪一种?

    不过从政治层面来说,比起直接僭越称王,表示请天子迁都,或许才是更为精妙的一招。

    首先是名正言顺,大汉的京都是长安,后来才是雒阳,至于许县么……

    那是什么玩意?

    不论在西汉还是在东汉,许县连个行宫都算不上,即便是到了当下,也谈不上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京都。如今斐潜表示请天子还都,于情于理都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天子刘协会愿意还都么?

    或许刘协有可能会心动,但是山东那一帮子人会愿意么?

    山东之辈,已经将斐潜视为董卓第二,觉得西凉并州威胁很大,又怎么可能愿意将天子送到斐潜的手里?

    如果天子真的迁都到了长安,那么到时候他们要不要搞第二次的酸枣会盟?第一次都搞不成,第二次又怎么可能成功?而且关键是天子到了长安之后,挟天子的就成了斐潜,而这些山东之辈要么夹起尾巴来,要么就要变成了谋逆之人,或者是就算夹尾巴也会被找各种理由挑毛病,不管进大殿是左脚先还是右脚先,亦或是两只脚蹦进来,都是错!

    于是,势必又会出现当年刘邦割山东韭菜的局面……

    但是不送过来,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长安雒阳,

最新小说: 灭世魔龙三岁半 火烧黎明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九娘 大唐男保姆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破怨师 回到汉朝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