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两个陵邑在渭水之南,其余的在渭水之北。
茂陵最大,但是树大招风,墓大招贼。茂陵被盗,都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军队成规模的挖掘至少有两次。最近的一次,就是吕布干的。
所以茂陵的状况么,其实在斐潜接手长安的时候,很是糟糕。
茂陵起初很繁荣的,但是在经济地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消聚性衰退,说的是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就会开始衰落,而茂陵,正是这种消聚性衰退的典型案例,甚至在历史上长安城也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
几百年后,唐代长安就是如此的衰败下去,然后再也无法翻身。
幸运的是,长安遇到了斐潜,便是从衰败的路上拐了一个弯。
斐潜眺望,在周边山林之上,还是可以看见不少的树木,但是这些早期蕨类植物为主的林地,很快就会在人类的自然的双重夹击之下,退化和消亡。
所以重点,依旧是技术改良,向前发展。
炉灶的改良,使得燃烧的效率提升,节省燃料。
燃料的改良,煤炭改制的蜂窝煤,极大减少了冬日取暖的木材砍伐量。
水利的改良,疏通淤泥,加大了灌溉面积,提升了田亩的肥沃程度,并且增加了亩产量。
庄禾的改良……
而不是一味的砍砍砍,烧烧烧。
否则即便是富饶先进的三百里秦川,只要一停步不前,就肯定是完了。前秦到大唐,也才多长时间?千年出头一些罢,就折腾得满目疮痍,再也没有了雄霸天下的气概。
科技很重要,但是想要发展科技,就不能只是唯心,也需要唯物……
一路思绪连篇,不知不觉便到了茂陵外。
见是斐潜的旗号,茂陵之外的守兵连忙将中门打开,然后指挥着周边的行人全数避让。
斐潜没有客气,便是微微颔首,就直驱而进。
进了茂陵城中,往东,这里便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曾经是破烂拥挤、地上坑坑洼洼,如果下过雨,地上便会泥泞不堪,根本没办法插脚。
斐潜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一个说法,就是若是一个国家之中大部分的国民开始摆烂的时候,这个国家也别想着多好了。
在斐潜刚到长安不久,茂陵之中就是摆烂的。
路坏了,没有人去修。
墙塌了,没有人去管。
流民在路中直接拉屎拉尿,甚至就拉在水渠里面……
更不用说当时被挖掘的茂陵,一个个黄黑色的窟窿,黄泥流淌,就像是流脓的伤口。
越是破,便越是烂,就越是摆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