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办公楼下,雾凇正簌簌抖落风雪。
寒意顺着脖颈钻了进来,张一谋缩了缩头,旁边陪着他的副局长,和他同姓的老张道:“别往心里去,小沈还没咱一半岁数大。”
嘴上安慰张一谋不要一般见识,却恨不得双方打起来。
只有这样电影局这个裁判,才有存在感。
以往都是帮扶,每年保国产片份额焦头烂额,和院线方扯皮施压,给废物影视公司做心理按摩。
忍受学院派一边要钱,一边要放开审查的聒噪。
还没完,港台方面的小心思,以及相应的合作任务。
随着三通娱乐崛起,电影局来到了以往没有的生态位,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竟然探一探好莱坞进口片的底,今年证明了,好莱坞电影存在上限。
张一谋说:“我认为有必要回应一下,不是为了他说什么,而是说我自己认为有必要。炒作床戏确实不应该。”
老张不置可否:“随你,放心吧,今天做了安排,不会有问题。”
张一谋稍稍松了口气。
说明官方想在市场化与意识形态间寻找一个平衡,默许沈三通批评他,但同样接受他的解释。
三楼的会议中心,空调嗡嗡作响,暖气打的很足。
张一谋走进来。
刹那。
场面安静下来。
本身张一谋地位就很高,再加上一周前沈三通直播炮轰,首次半公开露面,自然吸引了所有与会的导演们,以及专家们的关注,成为了目光中心。
不乏看好戏,幸灾乐祸的人。
张一谋多少年没这么狼狈过了。
一直以来,张一谋的“大片模式”被视作中国电影产业化标杆,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文化输出,与电影战略目标一致。
08年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后,他就是官方认可的“国家名片”导演。
再加上作品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达上,长期符合主流价值观,《金陵十三钗》虽涉及敏感历史,但获得电影局立项支持,并代表中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显示很受信任。
《金陵十三钗》达不到张伟评那个大嘴巴说的比肩《狼牙》的二十亿,也没破十亿,但七亿多是有的。
本来将会继续推动国产电影商业化进程,符合电影局鼓励高票房主旋律影片的政策导向,同时也完善电影生态结构。
不能三通娱乐一家独大吧?
不出意外出了意外。
老张见差不多,喝了口茶:“人都来齐了,咱们开始吧。”
张一谋示意自己有话说;“我想先回应《金陵十三钗》惹上的争议。”
老张说:“不急,咱不要太严肃,就当新春茶话会。”
张一谋坚持道:“我认为有必要。”
“行。”见他说到这份上,副局长老张没再阻止。
一方面需要借助张一谋的国际声誉提升电影软实力。
另一方面,《金陵十三钗》涉及了审查争议,不只是沈三通说的问题,还有基督教元素,最终版本也是经过删改后。
态度是“有限支持”。
默认影片“冲奥”,但是并不宣传,也没有全力支持其海外宣发。
不反对张一谋的电影艺术表达,但是持观望和保留态度。
如今这个局面,局里洞若观火。
沈三通炮轰《金陵十三钗》,剑指张一谋和张伟评,看似是各自的问题,实则是新旧两代领军导演的角力。
电影局现在就是端水,当个裁判,让双方不要打急眼,不要往下三路打。
今天这个场合,后续消息必然满天飞。
老张必须做足姿态——说什么都是张一谋要说的,和电影局没关系,某些媒体别来找茬。
张一谋开门见山说:“我今天就是回应沈三通对我的批评。”
现场一阵骚动。
未曾想张一谋这么直接。
张一谋翻开笔记本,说:“沈三通的批判,本质是艺术表达与时代语境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