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的火车,正缓缓驶来。
车头的铜制烟囱亮得晃眼,这是从美国纽约港经上海转来的专列,拉着刘镇庭盼了三个月的 “工业家当”。
火车刚停稳,车厢门就 “哐当” 一声被推开。
一个高个子美国人率先跳下来,棕色头发乱得像稻草,身上穿的灰色西装,明显有些老旧了。
手里紧紧抱着个牛皮纸文件夹,里面露出几张蓝色的工程图纸。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技术人员,有金发碧眼的欧洲裔,也有黑皮肤的墨西哥裔,大多背着旧皮箱,箱子上贴着密密麻麻的船运标签。
同样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衣着破旧,气色不好。
看样子,世界经济大萧条,让美国人也很不好受啊。
在美国洋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快步来到刘镇庭面前。
“刘将军!我是史密斯,福特汽车厂的前总装工程师!” 高个子美国人快步走上前,热情的打招呼道。
随即,热情的指着身后的人,为刘镇庭介绍道:“这位是约翰,匹兹堡钢厂的轧钢专家;后面的是米勒、麦克…… 都是各个工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
刘镇庭快步上前,用流利的英语握住史密斯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对方愣了一下。
他们来之前听说中国的军阀都很傲慢,却没料到这位 “少将军” 如此谦和。
“史密斯先生,欢迎你们来到洛阳。” 刘镇庭的笑容里带着真诚,语气温和的对他们说道。
“车厢里的设备,我会安排了人手搬运,你们可以先下去休息,晚饭我让人准备了西餐,还有你们爱喝的咖啡 ——都是从国外运来的,口味你们尽管放心。”
史密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夹,汇报道:“刘将军,您订购的福特 T 型车组装线部件都在第一节车厢,包括冲压机、传送带,还有三套发动机检测设备 —— 都是 1928 年的型号,虽然是二手的,但我保证,只要调试好,不会耽误生产的!”
“太好了!” 刘镇庭略微激动的点点头,热情的握住史密斯的手。
随后,转身对陈二力吩咐道:“让弟兄们轻拿轻放,特别是检测设备,别磕着碰着。”
除了卡车生产线之外,还运来了一家旧钢厂的所有设备。
这座旧钢厂的设备,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
但只要将设备安装好,就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生产出自己所需的钢板,再也不用依赖从上海或者洋人手中购买了。
尽管这些设备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但它们的炉膛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至少还可以再使用五年之久。
而且,轧钢机的辊轴也提前采购了备用件,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故障而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