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所谓流量
这次安森抵达巴黎,肉眼可见的疲惫,那种深深的疲倦感,不止是身体原因而已,更是心灵层面的透支。
诺拉询问安森,但安森不愿意多说,只是让她不要担心。
诺拉知道如果安森不想说,强迫也没有意义,所以她主动提出前往塞纳河畔写生,远离那些喧嚣和繁琐,甚至远离音乐,而是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通过画笔传递出来,重新找回内心深处的平静。
此时,艾迪也看出来了,再次唤醒诺拉的担忧。
她忍不住多看了安森一眼,心脏完全蜷缩起来。
艾迪察觉到了空气里的微妙变化,不明所以地看了看安森和诺拉,“也许只是我的缘故,我看到了自己。”
“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的自己。但我喜欢这幅作品,因为那个被困住的灵魂没有咆哮也没有呼救,他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内心的平静,也许他被困住了,但自由的灵魂永远无法被困住,不是吗”
艾迪嘴角上扬起来,“所以,如果你举办画展,不管以什么名字,我都愿意前往。”
“我希望有人能够像我一样,在这些作品里寻找到宁静。”
艾迪看向安森,“这也是你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隐藏在音符背后的那些情感是浓烈而纯粹的。”
“安森,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也许那些经历正在成为你的财富,它们能够治愈你,也能够治愈我们,和你一样经历那些伤痕与挫败的脆弱灵魂。我们就是一群平庸之辈,苦苦等待着曙光的出现。”
安森嘴角轻轻一扯,“平庸之辈你确定”
艾迪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安森爽朗地直接笑出声,“所以,文森特-梵高和伊迪丝-琵雅芙(edith-piaf)今晚准备前往哪里用餐”
笑容,轻盈地爬上艾迪的嘴角,看着安森那双明亮的眼睛,终究没有忍住,完全上扬起来——
伊迪丝-琵雅芙,被誉为“小云雀”,法国国宝级歌手,后来的2007年,一部“玫瑰人生”讲述的就是她的生平。
显然,安森在自嘲,自诩为两位传奇,对艾迪的赞赏做出回应,而且还对应了法国版本。
艾迪满脸都是笑容,“我知道一间小餐馆,没有什么高雅的东西。诺拉,你介意吗”
诺拉也注意到了安森的笑容,明亮而轻盈,她连忙将自己的担忧全部埋藏起来,找回一贯的从容,“当然不。在巴黎,真正的美食不在那些严格要求着装的餐厅里,更不是米其林餐厅,而是隐藏在街角。”
“噢,抱歉,我说的是马赛。所以,艾迪,今晚你准备带我们前往哪里冒险”
哈哈,哈哈哈。
笑声完全绽放,就连艾迪也没有例外。
……
安森在巴黎——
消息插上翅膀,快速传播全世界。
当安森出现在迪奥时装周伸展台的彩排现场,人们“终于”唤醒记忆,他们几乎已经忘记巴黎时装周这件事,原来安森并没有抛弃奥斯卡,只是履行承诺前往巴黎而已。
答案揭晓。
然而,这却引起两种极端态度。
一种观点松了一口气,得知安森不会缺席奥斯卡、得知安森只是前往另一个回头,枯萎的心脏又死灰复燃,然后开始谴责那些媒体煽风点火,虚假新闻满天飞误导观众——
在二十世纪初的现在,虚假新闻并不多,网络浪潮刚刚兴起,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依旧是行业标杆,可想而知,人们对于那些虚假新闻的态度。
一种观点则是强烈谴责,又或者是吐槽,他们认为安森不分轻重,难道不应该放弃巴黎时装周选择奥斯卡吗
时装周,那是什么,一场马戏,以安森现在的业内地位根本不需要出席,也许其他人出现在时装周第一排还是一种荣誉,新闻甚至会给予版面报道,但安森是谁,他根本就不应该前往时装周露面。
而且牺牲的对象还是奥斯卡。
他们认为安森不仅鲁莽而且傲慢,更是愚蠢。居然冒着毁掉奥斯卡演出的风险前往一个十八线艺人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