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说着“殿下今日行事得当,陛下定然越发倚重”,李建成微微颔首,脚步沉稳。
李元吉跟在后面,时不时扯着身边的侍卫闲聊,全然没将瘟疫之事放在心上。
李世民落在最后,走出太极殿时,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殿宇,龙椅上的父亲、阶下的太子……眼底的光芒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佩剑,冰凉的触感让他稍稍冷静——今日的偏袒,是又一根刺,扎在他心头。
长孙无忌快步跟上,低声道:“秦王,此处不是久留之地。”
李世民收回目光,缓缓点头,转身朝着秦王府的方向走去。
宫道旁的宫灯亮了起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将那点藏在眼底的不甘与冷意,悄悄埋进了心底——今日的“仁心”之选,来日,或许要以另一种方式来“纠正”了。
天造司
实验室的几张光屏上的影像定额,光屏前站着一众研究人员。
白仁生和王天造站在最前面,眼睛紧紧盯着光屏。
实验室里的冷光灯映着光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悬浮的三维病毒模型在中央缓缓旋转,灰黑色的链状结构上,猩红的标记点随着王天造的指尖跳动——那是“烂根瘟”病毒的关键致病区域。
白仁生站在一旁,白色医袍的袖口挽起,手里攥着本泛黄的《千金方》,目光却紧紧锁在模型上,时不时抬手想触碰光屏,又因不懂操作而轻轻收回。
“你先看这处。”王天造指尖在控制面板上一点,病毒模型瞬间拆解,一段缠绕的碱基序列被单独放大,“这是病毒的基因靶向识别区,专门匹配人类cd4?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的R5受体,就像定制的钥匙,一插就进。进去后,它外层的神经节苷脂类似物(就是之前说的‘伪装壳’)会融解免疫细胞的细胞膜糖蛋白,让细胞没法识别它,反而被它劫持,变成病毒复制的‘工厂’——这就是为什么感染者免疫系统会快速崩溃。”
白仁生凑近光屏,指尖在空气中对着那段序列虚划:“从西医分子免疫学看,这是典型的‘免疫逃逸+细胞劫持’双机制;按中医辨证,这是‘毒邪裹瘀,深伏营血’,那‘伪装壳’就是‘瘀滞之邪’,裹着‘毒核’(病毒核心)躲避免疫‘正气’的攻击。之前我在民间治疫时,用金银花、连翘的70%醇提物能破坏某些脂质包膜病毒的结构,或许能试试破它这‘瘀滞’。”
“巧了,我上周做过中药成分的体外筛选。”王天造手指翻飞,调出另一组数据,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图上,蓝色曲线明显下移,“你说的那两种药的醇提物,在120μg\/L浓度下,能让病毒的神经节苷脂类似物降解率达到68%,吞噬细胞的吞噬效率直接翻了5倍——但光破‘壳’还不够,病毒的逆转录酶才是复制的核心。”
他又切换到病毒的酶结构模型,指着一处螺旋区域:“我用全基因测序(wGS)比对了127株变异病毒,发现逆转录酶基因里有段218bp的保守序列,不管其他区域怎么突变,这段都没动过——这是它的‘死穴’。但常规的逆转录酶抑制剂(比如齐多夫定)单独用不行,病毒会通过甲基化修饰酶活性位点,产生耐药性。”
白仁生眉头微蹙,指尖敲了敲《千金方》的扉页:“那就要‘中西医协同’。中医讲‘扶正祛邪’,除了用清热解毒药破‘壳’,还能用黄芪多糖激活树突状细胞(dcs)——dcs是免疫的‘哨兵’,能把病毒抗原提呈给t细胞,形成特异性免疫记忆;西医这边,针对那段保守序列设计靶向siRNA(小干扰RNA),沉默逆转录酶的表达,再用中药佐剂增强siRNA的细胞穿透性,这样就能双管齐下。”
“这思路能行!”王天造眼睛亮了,立刻在控制面板上调出siRNA设计界面,“我这设备能合成定制化的siRNA,还能做脂质体包裹——把siRNA和黄芪多糖混在脂质体里,既能保护siRNA不被核酸酶降解,又能让它精准进入被感染的细胞。不过细胞实验的条件得你定,我不懂细胞培养的细节。”
白仁生俯身,看着王天造调出的细胞培养箱参数,认真道:“用RpI-1640培养基,加10%胎牛血清和1%双抗,37c、5%?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