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你多精锐的部队,对于这种未知的危险,才是最恐怖的。
秦晋自然不知道三个老鬼子给自己来了这么一招。
不过对于他的机步共进模式来说基本没什么大的影响。
秦晋这么多年来,在军备上,也就干了三件事。
一是大力仿制和研究火炮,从火炮的口径到射程,到威力,以及火炮在各地形条件下如何快速移动的能力。
而牵引火炮加上越野重压胎的配合模式,就四个重型车轮加一根牵引三角支架。
越简单粗暴的东西,往往越方便皮实。
加上重装越野卡车,八对车轮拉几吨的火炮加一车炮弹,简直就是皮实耐造。
哪怕没了卡车,随便调十来匹挽马也可以拖着中炮到处跑。
二是飞弹,秦晋从来不认为坦克是陆军之王,对于华夏复杂的地形,坦克受制约点太多。
陆军的最高境界就是导弹模式。
不管你在哪里,我就是拿导弹洗地,你别说多厚的装甲,反正我就是离你几十公里远就开始对你放风筝,放赢了我陆军追上来打,放不赢,我隔着几十里就跑路了,什么钢铁洪流,完全就是废铁一堆罢了。
主要它还是耗油又耗弹。
没有一个相当完整的后勤保障体系,压根就支撑不起钢铁洪流。
秦晋特么的自己搞全方位保障旅,搞了这么多年,都一直搞不出成果来,主要还是无法解决路远量大又急需的三个老大难问题。
所以与其大规模为全军提供全方位保障,还不如集结海陆空的小部分优势力量,为单一部队提供24小时全天候海陆空一体化保障。
这样一来,即便是最昂贵的空投,花销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至于形成我特么主力部队才10万,辅助后勤兵力就需要100万来支撑的尴尬局面。
如今的模块旅,任何一支部队出去都只带21天的油料,弹药和物资,就以21天为一个周期,正常指令,一般10-15日之内就基本介绍,不管成功与否。
即便不幸延期,一个星期的时间,足够秦晋为该部队找到解决之法。
十来个旅,不可能个个旅都不幸,那即便有那么一两个旅出现不可控因素,七天时间,保障旅都可以为他们提供七次单一增援补给了。
三是科技研发,秦晋一直对工业的投资,都是为了科技研发做基础。什么人定胜天,真搞出了核武器,一场外科手术解决不了,那就两场三场四五场。
感到没有问题为止!
至于怕不怕谴责,秦晋只知道如果核弹不能用来消灭敌人,那犹如我辛苦多年衣锦还乡却锦衣夜行!
夜幕中,装了特质防护钢板的重卡上了架着的四管高速射炮炮火统一放平,一群步兵围绕着这种炮载重卡一路推进。
前方凡有尖刀兵不能趟过去的地堡,直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