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太后对李云苏甚是和蔼,拉着李云苏的手,褪下了一只金镯子直接带在了她的手上,说「皇帝,这闺女哀家甚是喜欢,以后哀家要多招进宫来陪着说话。」
「能得太后欢心,是她的福气。就当替儿子,在您膝下娱亲了。」皇帝便是准了李云苏时常进宫。
看这个架势,皇后也坐不住了,直接笑吟吟地说,「本宫也喜欢,云苏呀,本宫赐你璎珞项圈一条,就当平时玩吧。」
说着一招手,宫女捧出一个妆匣。李云苏看了一眼牵着自己手的太后,太后笑着放手,让她去接。她便上前,跪下叩谢了皇后。
「本宫也有珠钗一对,赐予李云苏」,淑妃虽然话中带笑,但是甚为简洁,不知道是为了不抢太后皇后的风头,而是不喜刚才李云苏比下了自己的女儿。李云苏又跪下叩谢。
「好了,这才多久,小娃娃都被你们折腾的磕了好几个头,去坐吧。」绍绪帝让李云苏归了位,示意奏乐开席。
李云苏尝了一口宫中的菜肴,真心觉得没有家里的好吃,只是菜色雍容,一道道都是冷的,实在乏善可陈,心里想着上一世在花船上,总是听到皇帝微服私访,吃得什麽美味佳肴遇到佳人的故事,现在看来也是有可能的。再看父亲坦然下咽,不禁暗暗佩服。
李云苏又偷偷打量皇后,相貌一般,可见隆裕帝指婚时候根本没有怎麽上心。
再看淑妃,和自己母亲一般大,甚是貌美,尤其是一双丹凤眼英媚百态。这便该是皇帝自己挑的了,皇帝还是喜欢貌美如花的。
长宁的长相承袭了母亲一般,美则美矣,却不算出众。
再看太后,太后又笑眯眯看着自己,真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绍绪帝与李威叙着少时的事,皇后和皇帝是少年夫妻,还能插两句。淑妃则一句都插不上,很是闷闷。长宁也百无聊赖。
……
酉时一刻,长宁在淑妃耳边嘀咕了几句,淑妃微微颌首。
只见长宁趁着歌舞的空隙,站起身来,向绍绪帝行了万福礼,道:「父皇,六月时儿臣曾叨唠英国公府,幸得云苏妹妹招待,遍览国公府莲湖美景。今夜求父皇恩准还礼。」
「噢,你倒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你待如何还礼呀?」
「南海风景亦美,今日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儿臣想带云苏妹妹一游,以答当日陪伴之礼。」
「这个礼还得倒是相当。」绍绪帝抚须点头。
李威正想开口推辞,绍绪帝对着他说,「小孩子家的情谊,朕与克远就不要掺合了,便如当年先帝和老国公也不曾阻拦你我相交。」
这个帽子有点大,李威实在推不了,便道:「谢皇上,谢公主。」
李威看着李云苏的眼睛,「云苏,和公主同行不要失礼,行事必要稳当。」
云苏从父亲眼中读出了担心,弯着眼眉镇静地说,「女儿明白。」
于是,长宁在前,云苏在后,离开了正殿,李威的眼神一直追着。太后看着李威,很是不解。皇后看着长宁的背影,若有所思。
一会,歌舞又起。
……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