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酉时,裴世宪拜访次辅袁罡。
袁罡听罢,沉吟良久:「允中处置甚不妥当。」允中,裴衡的字。
裴世宪问:「袁大人,为何如此说?」裴世宪并不觉得自己父亲当时反应有什麽问题。
「邓修翼来宣旨前定然知道让二公子前去诸王馆所谓何来。他本可宣旨时一并说明。但他只说明日前往诸王馆,便是留有馀地。如将来陛下问起,他可以担下宣旨未说明之责。其原设想令尊得到诸王馆之信,不动声色,暗自教子,表现颟顸,回禀陛下。好则打消陛下念头,再不济也可以拖延。令尊当时叫开,此计全消。」于是裴世宪才恍然大悟。
「那当下如何办?」
「如今总要帮一把,明日早朝,我便上奏。」
「袁大人,不可。辅卿兄有分析,礼部上奏反对是下策。一则陛下会对大人发难,辅卿兄担心陛下会因此逼您致仕。二则,可能也拖不到三年后,明年长宁公主及笄。」
「那他的中策呢?」
「中策便是祖父和父亲同意裴家分家,予独立门户。辅卿兄认为,施行中策亦是釜底抽薪,只是予将来若入仕会被攻讦,缠绵不休。」
「上策呢?」
「如今之时,没有上策。」
「你可给裴桓老去信?」
「已经去了,只待祖父回信。」
「那便要实行拖字诀,明日早朝当作不知。下午二公子来诸王馆后,请张德元上奏弹劾老夫和邓修翼。弹劾老夫疏忽公事,弹劾司礼监擅权,把事情闹大。」
「袁大人,还有一事。之前辅卿兄提醒本次科举河东士子大多折戟,故让小侄多和他们联络往来。其中平遥范氏子弟范谦,因文章而被排斥。小侄特地相邀,范谦痛哭流涕,其实乃行小侄同样之策。还请袁大人不要误解他。」
袁罡点了点头,「未雨绸缪,洞察人心。」
九月廿日早朝,一片祥和。下午朱庸丶甘林丶邓修翼在诸王馆考校裴世衍,裴世衍无功无过。正在考校时,礼部给事中张德元前来,一阵喧嚣。邓修翼将人轰走。次日,张德元上奏弹劾袁罡昏聩,尸位素餐;弹劾司礼监专权,邓修翼跋扈。下午这个摺子就到了御案上,皇帝看完嗤笑一声,丢在了一边。
「邓修翼,那裴世衍如何?」
「回陛下,无功无过。不过奴婢初次任此事,不知当如何甄选。」
「甘林,你觉得呢?」
「奴婢也是第一次啊。还是得问朱公公。」
「邓修翼,你去问一下朱庸。」邓修翼知道皇帝还是膈应朱庸的咳疾。
邓修翼去完朱庸处回禀:「回陛下,朱公公觉得裴世衍容貌齐整,知书达礼,只是年纪太幼,不知能否侍奉好公主。」
绍绪帝听完点了点头,「确实小了点,看不出来,你抽空去一趟裴府,让他们好生养着。」
邓修翼略略舒了一口气,心里道我已经尽力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