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十九章 邓慎是知己!

第十九章 邓慎是知己!(1 / 3)

    随着父亲慢慢的陈述,李云苏知道了很多上一世不知道的事情。

    魏皇后生有两子,分别便是先太子和齐王。先太子是嫡长子,齐王是三皇子,都是中宫出身。皇帝是五皇子,母妃身世不显,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隆裕三十九年,先太子因江南水患事激发民变事,当朝直言,触怒先帝,被禁足东宫。

    这事要论对错,也谈不上。庆朝的江南是赋税重地,也是世家林立之所。民变事件本质来说,世家把持水利资源,水患爆发时,世家勾结地方官员,只救私田弃公不顾,才会使得民怨沸腾。再加上天一教煽动,形成了民变,是良国公府领兵进行的镇压。这场镇压也不算什麽,很快就平息了。

    但是,事后先太子秋后算帐,要求重造田册,登记民户,直接触动了以前任首辅贾休为首江南世家集团的利益。朝堂之上一时风云诡谲,仿佛文官势力南北两大集团要就此决战。

    时年隆裕帝六十出头,身体尚好,还不想交权。太子刚过不惑之年,正是年富力强。也不知道谁向皇帝进言,让隆裕帝觉得这不是国本之争,而是权力之争,圣心渐渐偏移。

    巧中巧的是,还是忠勇伯,截获代王和太子的通信,密奏皇帝,皇帝大为震怒。

    庆朝惯例勋贵不会给任何皇子战队,所以忠勇伯的密奏很为可信。虽然信中太子并未直言,但是读来很是费解,密语颇多,皇帝认为这是太子和代王勾结的铁证。

    代王本就是隆裕帝的禁忌,牵涉上一代的皇权之争。隆裕帝认为自己的儿子去和自己父亲的对立面通信,简直是不忠不孝,不管信上写了什麽,是否有密划,这都不行。

    太子便被禁足东宫。代王五次上书申辩自己从未与太子有往来,隆裕帝都只派太监前往申斥,并令代王世子入京,其实就是为质子。太子被禁足后,朝堂上的文官党争也被阻了一下,有点平息的趋势。

    太子几次上书陈冤,都被隆裕帝置之不理。皇帝本意是敲打儿子,自己还没死,不要动作那麽大,并未有废太子之心。毕竟文官集团的党争,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有问题,也只能徐徐图之。这样就过去了两个月。

    隆裕皇帝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月朝堂上大家都按兵不动,毕竟圣心难测。论嫡庶,论长幼,论能力,论拥趸,太子确实是一众皇子中的翘楚。盲动,只会给太子助益,整个朝堂只有齐王和雍王为太子喊冤,并无人落井下石,甚至江南文官集团也大抵沉默。

    第二个月,朝堂动向开始有所变化,有科道官员弹劾雍王下属,弹劾之事件件确凿。雍王跪哭乾清宫诚恳认错,隆裕皇帝一怒之下让雍王也闭门思过去。大家当时都怀疑这可能是二皇子燕王有所谋动。

    没想到的是,第三个月某日,东宫属官检举太子行巫蛊,在太子寝宫搜出小人,上书皇帝生辰八字。皇帝的生辰八字是皇家秘闻,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知晓。如果说有人能知道,只有魏皇后。可魏皇后在八年前已经病死,所以皇帝深信是魏皇后死前告诉的太子。

    圣怒逆天,赐太子鸩酒,生死不见。太子的两个年长儿子全部废为庶人,流放九边。就算刚刚诞下的第三个儿子,生母贬贱籍免入教坊司,携襁褓同赴九边。

    作为太子的胞弟齐王,匆匆赶到养心殿陈冤,隆裕帝也没有见,直接赶去太庙罚跪三日以思过。太子和齐王的追随者雍王,被仗责二十,在王府养病两月。

    东宫属

最新小说: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破怨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不学鸳鸯老 背欺里火宿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火烧黎明 九娘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