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的赏莲会,没有长宁公主,没有陆楣。这一世他们为什麽会来?
长宁公主的敌意掩饰的很好,但是李云苏真切地知道她有敌意。要知道上一世作为烟花场里的女子,最重要学习的就是知情识趣,对人的情绪变化,最为敏感。李云苏不知道她为什麽要对自己有敌意?
还有陆楣看自己的眼神,为什麽那麽深?他这一世并没有见过自己,刚才真有那麽失态吗?
李云苏心里非常烦躁,自己还是太沉不住气了。李云苏深深呼吸了几下,让自己冷静下来。忽而湖面上一阵风起,吹得微微凉。灵光一闪,李云苏想到了一个问题,陆楣不是陪着二皇子和长宁公主一起来的吗?他为什麽在女眷这里?他为什麽不跟着二皇子?
李云苏又偷眼望向陆楣,却看见陆楣的眼神不在长宁公主的身上,也不在亭子内任何一个人身上,而是湖对面。
他是个非常敏感的人,马上就发现了李云苏在看他,眼神如一柄绣春刀般斩了过来。李云苏连忙慌乱地低下头。
两次交锋,李云苏一败涂地。
李云苏很是害怕,但是她知道害怕是没有用的。上一世抄家时候,她也很害怕。被扒掉绫罗绸缎,只穿中衣反绑手臂跪在堂前时,她除了感到刺骨的冷,就只有害怕。然后呢?然后全家身死,自己被卖扬州。李云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看陆楣,仔细盘算。
长宁公主此刻心情也很烦。
听说身边小太监把英国公府赏莲会当趣事说的时候,她也没起什麽心思。直到听说裴家也赴宴时,她的脑中闪出六月十四日合欢树下的那个少年,一下子心情就急切了起来。本来想着自己偷偷出宫,赶来看看,却没想到怎麽就会被父皇知道。父皇一阵敲打定要二皇兄和陆楣同行时,她已经索然无味。果然到了英国公府,男女宾客分行。她就心情低落到了谷底。没想到来迎她的,就是她最刺眼的李云苏。所以,她才不要给她体面,就让她扎扎实实地磕头,才能扫一点心情的不快。
现在到了湖边,眼见着西岸一行男人沿湖而行。他们定然是到湖对面的阁子。掬水亭并不和那个阁子正对,只能模模糊糊看到人影。这一行什麽都做不了,长宁公主的心情也很烦躁。
陆楣倒没有这两个小姑娘心情那麽糟糕。
陛下示意可以前来一探时,陆楣就把主意打到了长宁公主身上。他知道六月十四日长宁公主也在那个花市,公主身边的人本就是陛下的,消息早已经搁在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公案上,长宁对裴世衍有想法。
在陆楣看来,这个想法很好。
裴衡在翰林院编修的位置上太久了,陛下快要压不住了,最多还能压三年。
河东裴氏是世家,这样的世家盘根错节,如果没有一击必杀的方法,就算皇权也压不住的。便如江南的世家在当地就是土皇帝,投献农民无数,土地都聚敛到世家手中。严阁老只要不造反,陛下又能奈他何?偏偏文官是不会造反的,只会嗡嗡地进谏,让人烦不胜烦。严阁老当年支持陛下登基,所以陛下也就先忍了。而裴家不一样,裴家跟着的是袁次辅,同为北方大族。如果再压裴衡,恐怕陛下也会禁不住北方文官集团的上奏。要想驳回,又要借严阁老的力,这对陛下很不利。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裴世衍尚了公主,那裴衡就在翰林院编修的位置上坐到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