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剑……
基础招数全部学完,易继风正式传授李兆廷剑招,练武并非都是自创,在内功根基不足,武功稍弱时,可以用精妙招数与敌人周旋,如果一切武技都需要自创,前辈们写秘籍做什么
“徒儿,你知道比武争胜,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内功根基”
“错!内功根基不是一切,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发挥你的长处,查找对方的短处,只要找到关键节点,只需要毫厘之力,就能引发天崩地裂。”
“哦弟子明白了!”
“怎么你不相信我的话”
易继风对李兆廷的语气很不满。
李兆廷笑道:“师父,徒儿怎敢不相信师父的话徒儿对此非常认可,只需发力得当,常人也能举铜鼎!”
易继风轻笑:“举铜鼎西楚霸王才有这个本事!娃娃口出狂言!”
李兆廷道:“师父!徒儿自身之力搬不动大鼎,需要些器械辅助。”
易继风道:“那就试试!”
说着,化为一道剑光下山,过了半个时辰,搬过来一尊硕大铜鼎。
“你举起来我看看!”
“师父能不能帮忙砍几棵树,再来几根坚韧的绳索,木材和绳索必须能承受铜鼎重量,再给我两个时辰!”
“可以!”
易继风去树林砍树。
李兆廷伸出手指,根据身高粗略估算铜鼎的体积,计算铜鼎重量。
过不多时,易继风搬来木材,李兆廷用木材制作木架,利用杠杆原理调整支点方位,计算颇为潦草,但可以一次次尝试,过不多时,李兆廷制作成超大型杆秤,把自己当做“秤砣”。
铜鼎嘎吱嘎吱的被吊了起来!
易继风:真特么是神童啊!
易继风年轻时气运极差,号称天下第四高手,每次都能遇到前三,被打的失去信心,黑化投靠逍遥王,在逍遥王麾下时,学会乱七八糟的杂活。
看到李兆廷登峰造极的天赋,除了传剑之外,还传授很多阴阳五行、奇门遁甲、易经八卦、观星占卜的知识,填鸭教学,反正李兆廷都能学会。
教多少,学多少,举一反三。
……
“徒儿,你内功根基颇有成就,为师传你师门绝技,这是我年轻时自创的剑法,经过六十年修改完善,剑法路数圆融无瑕,张邋遢也赞叹不已!”
“您说的张邋遢是……”
“武当紫霄宫掌教,张三丰!”
“您和张三丰很熟吗”
“我经常找他打架。”
“请师父指点。”
“看好了!”
易继风手持一根翠竹:“我这门剑法在于感悟敌人破绽,闭上眼睛,用心眼感知,感知春风拂过柳叶,感知湖面掀起涟漪,感知一一草一木。
这是翠竹,是翠柳,是木剑,也可以是甘蔗、秫秸、掏粪勺子,剑法重意而不重力,出招运剑顺其自然。
本门不需要神兵利器。
满大街都是你的武器。
在树林,树枝是你的剑。
在江河湖海,水流是你的剑。
在喧闹集市,桌椅是你的剑。
如果在四周空旷之地,抓把空气也能作为宝剑,顺便给自己两巴掌,若非脑子进水,去这种地方做什么
等你内功有成,凝气成兵,神兵利器化为实质,不亚于仙家飞剑。
徒儿,你看好了!”
易继风自顾自的絮絮叨叨,也不管李兆廷能不能听懂,一遍遍演示,口中诵念剑诀,他早就看出来了,哪怕瞎比划两下,李兆廷也能悟出剑法。
连续演示三遍,易继风正想询问李兆廷的理解,发现李兆廷手持翠竹,像模像样的练剑,招数半汤不水。
这也太过好高骛远了!
易继风正想训斥弟子,发现李兆廷并非胡乱出招,而是顺着流风方位,顺着光线散射出剑,出手时飘忽不定,随着剑法演练,几乎看不到痕迹。
“嗤!”
易继风一戒尺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