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着朱允熥的权力越来越稳固,但老朱也发现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了,心中的不安并没有消失。
他始终觉得,会不会还有什么潜在反对者,没有清理干净?
那些勋贵,现在对朱允熥服服帖帖,可自己死了之后呢?
还会是一样的态度呢?
不放心啊!
终究还是不放心。
“咱要与那朱孙,好好商量一下,看有什么法子,帮着熥儿将大权彻底稳固。”
虽然书信往来了这么久,但老朱并没有向朱孙透露过自己的皇帝身份,这些事,自然就不好商量。
再者,如此绝密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在书信里面说。
只能等见面了再谈谈。
自从离开申城,前来金陵,这一路上,又听到了许多新消息。
朱允熥公布了《大明耕地减租条例》,各地开启减租,收地之风。
晋王朱棡出海,让老朱又开始为自己儿子的安危担忧。
随之而来的,关于朝廷要撤藩,皇室宗亲都要出海的传言,以及开放雇佣兵团等……
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朱允熥的改革,仍在大刀阔斧的进行中。
由于行走在路上,没有固定收寄地址,与朱孙的书信往来暂时中断,竟无人探讨这些事情,以及其带来的影响,让老朱好生难受。
故而,老朱才想着先不回皇宫,先去《科学》期刊所在地。
想来,朱孙见到自己,一定会大吃一惊吧。
以他的才华,竟然被《科学》期刊埋没,一直不得重用。
写的文章,虽然得到朝廷的采纳,但却被上司冒名顶替领功,这个“冤”,咱必须得帮他伸!
逆孙是灯下黑,反贪污腐败搞那么大的风声,可自己一手创办的《科学》期刊,却发生这种事情。
贪污别人给朝廷献计献策的“文章”,据为己有,也就是“贪污别人的功劳”,其性质之恶劣,较之贪污银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朱的心中,早已经给主管《科学》期刊的那群官员判了死刑。
虽然他们办《科学》期刊,也算立了汗马功劳。
但功归功,过归过。
老朱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再说,《科学》期刊是自己孙子办的。
论功劳,当然也是朱允熥的功劳最大。
那些人不过是按他的话办事而已。
杀了再换一批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