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3 / 6)

的时候。

    但等到后来案件尘埃落定,又利用其收满朝文武之心,危机就化解于无形了。

    举报制,密奏制的建立,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大臣的监管,朱允熥的权力,前所未有的强化。

    其三则是大明日报的舆论引导,将原本由读书人掌握的话语权,夺到了自己手中。

    这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以往朝臣和皇帝之间的“较量”,总是离不开舆论的支持。

    那是读书人的主战场。

    即使是皇权,也往往要避免去硬碰。

    但自大明日报成立之后,舆论的主导权,就渐渐转到了朱允熥的手中。

    用朱孙的话说,舆论并不天然属于读书人,而是属于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

    只不过,从前读书人掌握话语权,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代表”了天下百姓。

    太孙殿下利用大明日报,发动百姓,让朝廷直接和百姓对话,而不是通过读书人从中去转述,从而剥夺他们的舆论引导权。

    第四则是大明银行成立后,带来的丰厚财力。

    无钱寸步难行。

    若是朝廷的财政上没钱,大臣们也会借此来“要挟”皇帝,分享“皇权”。

    对此,老朱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用胡惟庸,并能容忍他那么长的时间,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胡惟庸在当时能帮老朱当好大明这个家。

    简单点地说,就是胡惟庸能搞钱,能平衡国家的财政开支。

    基于这一点,老朱才忍他那么久。

    要不然,根本不会让胡惟庸的势力壮大到那等田地。

    但这也说明一个巨大的弊端。

    即皇帝不能在财政上依赖某个大臣,靠某个大臣去解决财政问题。

    否则,皇权就有不稳的危险。

    以上四点,是朱允熥能大权在握,稳于泰山的关键。

    朱孙在信中总结说,是枪杆子,笔杆子,制度建设和财政支持!

    四者加在一起,权力自然稳固。

    其他诸如探听司之类的,只能说稍稍起到一些辅佐作用。

    老朱对朱孙的分析十分认可。

    但在老朱看来,朱允熥仍然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自己的亲信人马还太少,威望仍然不够高。

    说到底,权力仍然来自人心。

    下面的人听你命令,你才能有权力。

    要不然,所有制度,所有技巧,阴谋,手段,都是白搭。

最新小说: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藏钟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匪殿下 蒲剧 这个书生有点凶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