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的惨败过后,曾第一时间与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取得联系,并向其提供了不菲的封赏,甚至默认他在广宁城外游牧,希望借助林丹汗的兵力,抗衡建州女真。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当努尔哈赤重整兵力,准备携带胜势席卷开原和铁岭的时候,兵强马壮的林丹汗却是选择了按兵不动,仅以书信的方式对努尔哈赤警告了一番,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此举也直接导致了开原和铁岭的陷落。
为此,病入膏肓的万历皇帝毫不犹豫的取消了对林丹汗的封赏和互市资格,并波及到了其余部落。
\"林丹汗确实咄咄逼人,但我大明也确实不能坐视归化城陷落,诸位卿家还是议个章程出来吧。\"
尽管在面对建州女真的时候,作为蒙古大汗的林丹巴图尔屡战屡败,并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败退青海草原含恨而终,但此人并不是那贪图享乐,胸无大志的昏庸之辈。
相反,林丹巴图尔能够在父祖病故,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仅用了数年的时间便尽揽族中大权,并且一度呈现了中兴蒙古的趋势,足以证明此人的本事。
正因如此,林丹巴图尔眼下趁虚而入,要求朝廷恢复封赏通贡的要求其实在朱由校的预料之中,不然他也不会提前将杨肇基召回宣大坐镇。
他只是没有料到,这林丹巴图尔比他想象中还要聪明,并没有兵临资源充足的大同镇或宣府镇,而是选择了屹立于草原上的归化城。
林丹巴图尔这是笃定他们大明不敢随便深入塞外,而又不能眼睁睁望着归化城陷入险境而置之不理。
毕竟归化城一旦陷落,大明不仅将失去在草原上的最后一个盟友,还会失去在草原上拱卫蓟镇的要塞。
归化城在,漠南蒙古及建州女真便无法贯穿漠西,与驻扎在河套平原,青海草原的蒙古部落们结盟;归化城若是丢了,不仅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拥有直接威胁到大同,宣府及蓟镇的能力,就连建州女真也可大大缩短突袭京师的路程,在广袤无垠的塞外来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