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倒是没被吓一跳,她早就知道自家儿子对程初柳有心思,只是不当回事。
“侧妃?你确定?”她意味深长地反问。
三皇子道:“儿子知道,母妃是想着,赵氏看着不像是好生养的,将来长子多半要从侧室的肚皮里出来。为了不让长子身份太低,两个侧妃的位置势必要留一个给长子的生母。另一个位置,母妃还想为儿子拉拢多一门姻亲。母妃不愿许给程初柳侧妃之位,是嫌弃平阳伯府落魄,助力太小。可是,母亲怎么知道程初柳不能生呢?”
贵妃嗤道:“我又不是没见过?今春宫里的赏花宴,平阳伯不是连正牌夫人都没带,就带了这个庶女进宫?就她那娇娇弱弱的样子,看着比赵氏还不好生养呢。再说了,平阳伯府这么多年就没能蹦出个嫡子来,庶子似乎也不多吧?阴盛阳衰的,怕是风水不好……”
“母妃别急,您听儿子说嘛。”三皇子不慌不忙道,“儿子先前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前几日偶然得知,平阳伯府如今的两个庶子里面,程初柳的同胞弟弟就占了一个。而且,她姨娘前不久又怀上了,据说怀相极好,看过的都说是男胎,可把平阳伯高兴得不行。”
贵妃沉吟道:“哦?程初柳都这么大了,她姨娘居然还能老蚌生珠?倒也是件稀罕事,可见是个有心计的。”
“母妃,儿子的意思是,女儿家好不好生养都看生母如何。平阳伯夫人不能生是她自己的问题,跟程初柳又没关系。程初柳的姨娘那么能生,她自己多半也是个能生的。再者,父皇不是也挺欣赏她的诗词吗?若能娶了她过门,没准……”
贵妃撇撇嘴,将“你父皇没准是想把人收为己用”的话咽了下去,心思已经转了过来。
三皇子说的没错,母亲好生养,女儿多半也好生养。若能纳个好生养的侧妃,倒是比什么都强。
抛开生养这点不说,平阳伯府的门楣虽然不高,但是也不算太低。娶个侧妃,总不能跟娶正妃那样挑挑拣拣。门楣太高,恐怕赵氏那边又该闹了。
最后一点就纯粹出于她自己的考量了。
三皇子刚才提醒了她,皇帝年轻时也是个爱吟诗作对的,只是年纪大了,又被国事绊住手脚,没有那么多时间罢了。
上回赏花宴上,程初柳的诗确实让皇帝龙颜大悦,好生夸赞。若非不符合礼仪,他估计都能把程初柳从女眷席上叫过去,面对面切磋讨论一番了。
也幸亏皇帝是个守礼的人,才没让程初柳在他面前露脸。否则,以程初柳那张漂亮脸蛋,再配上那股子矫揉造作、男人最喜欢的娇弱姿态,恐怕等不及下次大选就要被弄进宫了。
贵妃虽然在后宫独大,可她到底不是正宫皇后,宫权也被其他几个高位妃子互相牵制着,亲生儿子暂时又还比不过太子,她实在不敢放松警惕。
先帝晚年独宠一新进妃子、意欲立其子为储君的案例还赫赫在目,她可不能给任何女人这个机会!
与其提心吊胆,担心程初柳会不会被皇帝看上,被纳入宫,还不如釜底抽薪,趁皇帝还不知道此女品貌之前,就将人塞到三皇子府里!
贵妃越想越觉得此举百利而无一害,母子二人初步达成一致。
为求稳妥,贵妃最后还是说了句:“不过,这事也不能匆忙定下。回头我让你大舅母去探探平阳伯府的意思,最好能要到那姑娘的生辰八字,找青玄道长合对下,看看跟你合不合适。要真是个旺夫多子的,母妃定帮你得偿所愿!”
于是,没两天,三皇子意欲纳京城第一才女为侧妃的小道消息开始不胫而走。
程初芍是第一批知道的人。
倒不是她耳目众多、情报能力一流,而是平阳伯夫人主动让人上门送补品时偷偷带的话。
除了程初柳的事,平阳伯夫人还带来一个更让人诧异的消息。
傅文瑄被长公主塞进即将北上的军需队伍里,即将以小兵身份去边关磨炼。
程初芍有点不可思议。
她这只小蝴蝶扇起的风居然这么快就把主线剧情刮歪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三皇子要纳程初柳为侧这段剧情是有的,时间线也跟现在差不多,但关键是,傅文瑄应该要到今年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