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在巷子里,门口挂着块蓝布帘,上面绣着朵栀子花,白色的花瓣,绿色的叶子,绣得活灵活现。
老板娘坐在老式缝纫机前绣手帕,手帕上的栀子花已经绣了一半,白色的线在浅蓝布上显得特别干净,她的手指有点糙,指关节上有层薄茧,是常年握针磨的,绣的时候,针穿过布的声音 “沙沙” 的,特别轻,像风吹过树叶。
听林凡说要绣小图案,老板娘抬头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像朵菊花:
“小图案五毛一个,一百个起绣,三天就能好 —— 你要是着急,我让徒弟晚上加两小时班,两天给你弄好,不额外加钱。”
林凡连忙说:“不用急,您按正常来就行,保证质量最重要,这是绣在孩子衣服上的,不能马虎,要是线松了,孩子容易抠下来吃,不安全。”
老板娘点点头,指了指墙上挂的奖状:
“放心,我做刺绣三十年了,从没出过差错。这是去年县上给的,说我绣的东西质量好,有个城里的老板还来订过婚服的刺绣呢,上面的凤凰绣得跟真的一样。”
林凡顺着看过去,奖状的边角有点卷,上面的 “优质刺绣商户” 几个字还很清晰,下面盖着县妇联的红章。
每天晚上关店后,林凡都会翻童装区的销售记录。
账本是蓝色封面的,边角磨得发白,里面的纸有点黄,是用圆珠笔写的,有的地方洇了墨,是上次下雨时不小心溅的。
他翻到最近一个月的记录,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表格:
浅蓝卖了 32 件,其中 10 件是张阿姨介绍的街坊买的,张阿姨还说 “这颜色显白,娃穿好看”;
粉白 28 件,8 件是幼儿园王老师订的,说要给班上的孩子当表演服,“软和,孩子穿得舒服”;
浅黄 15 件;深颜色的(深灰、深蓝)只卖了 10 件 —— 家长都说 “浅颜色耐脏、显白,孩子穿好看,深颜色沾了灰更明显,洗也不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