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王丘之子王谦被授任从八品下的太乐丞,张仁愿的孙子张通儒则被授任秘书省校书郎。
但是不同于张岱的心满意足,其他两人神色都不怎么好看,显然对于所授官职有些不满意。
太乐丞同样隶属于太常寺下属,是太乐署的副官。王维早年科举状元及第,之后便被授任为太乐丞,并在这个位置上违规安排伶人表演禁舞而遭到了贬谪。
太乐丞实际上属于方伎官,通常是作为流外入品的方伎之士升迁所任。尽管入唐之后也有士人出任,诸如王维之流,但王维本身就音乐造诣不低,加上担任这个官职也便于和岐王、玉真公主等皇亲国戚来往交际,自然没有什么。
但王谦出身于名门琅琊王氏,对于这样一个由浊转清的官职便就有些看不上了。
由此也可见这些士族子弟之虚伪,铁拳没有落在自己身上自是悠然自在、淡泊不争,这会儿不再说什么“剧闲清浊,俱天恩所授”了。听到任命后,脸上当时便有些挂不住了。
至于张通儒所被任命的秘书省校书郎,虽是士族起家之良选,但这家伙在得到这一任命后却是脸色一垮。
因为他本就不是白身待出了,三卫秩满之后又被授一任县尉之职,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制科机会,结果却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这起点再怎么好,跑了特么都快小十年了,结果还是趴窝里没跑出去,这换谁能受得了?
所以说就算是高官子弟,也未必就能事事都顺心遂意,人生总是处处都充满了阴差阳错。
如果这两个人的官职换上一下,估计各自就都满意的很了,王谦可以获得士族起家良选,而张通儒则可归朝担任八品京司判官。但这是圣人亲自授任,他们自是不敢挑三拣四。
三人各自得授官职后,门下省官员又交代他们归家后赶紧各自安排准备,等到下个月的六月初一便要到新单位去报道,如果超过时限还未报到上任,那便会直接革除官职,还会受到惩罚。
“两位,告辞了,来日再会!”
张岱跟这两人也并不怎么熟悉,见他们各自神情不悦、怅然若失,便也不再多作寒暄,当即便向他们作揖告辞,然后收起自己的告身来,径直向皇城外行去。
“某等已闻先出考生告六郎制科甲等得中,敢问获授何职?”
皇城外,安孝臣、丁青等都已等候多时,而近日一直住在张家的高适也一起来到这里,看到张岱行出后当即便匆匆入前发问道。
“承蒙皇恩垂授,得一闲职协律郎。”
张岱望着满脸期待好奇的几人,口中笑语答道。
“协律郎?这、这真的是……六郎解褐即是八品,当真、当真令人羡慕啊!”
高适听到这话后,顿时便流露出艳羡之色,同时又连忙说道:“六郎可不要小觑此职,当今圣人雅好律吕,得授此职不异近侍,由此专心侍上,自能更得恩……唉,六郎名门贵子,哪能不知此事呢,倒是我,无知卖弄了!”
听到张岱起家便授正八品的协律郎,高适自是羡慕得很。
他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