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点难事,就可能过不下去了。
很多乡绅地主就会放高利贷帮着乡亲度过难关,说是帮忙,可这利息却是很高的,九出十三归,最为常见。
往往还不等百姓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手中的高利贷就已经还不起了。
小地主丶自耕农把田产拿去抵债变成佃户,佃户没有田产抵债那就只能卖儿卖女,把自己的儿女送到乡绅地主家做奴仆丫鬟。
甚至有些佃户祖祖辈辈都欠着主家的高利贷,这借据一张张,到底欠了多少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乡绅地主就凭藉着这些借据控制着一家家佃户。
佃户越来越穷,欠的钱越来越多,子子孙孙都无法翻身。
这些借据就是压在佃户身上的一座大山,
杨明昭在太平县做的不只是百姓们分田,还把所有的借据一把火全给烧了,
并且以县衙的名义发布公告,不再承认以前所有的高利贷。
而杨明昭给李宝山的条件自然也包含废除所有的借据。
李宝山看完地契和借据之后,也就理解杨明昭为何要如此做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们李家就有三万亩良田,数千份借据,那其他的家族呢?
「罢了罢了,这些东西留着也没有什麽大用!」
李宝山将所有的地契和借据全部丢进箱子里,然后对管家吩咐道:「将这些收起了,这几天我要用,除了我之外,任何人来取都不要给,包括我爹!」
他不看重这些东西,但是不代表李家其他人不看重这些。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李家众人知道要把这些全部拿出去,估计不少人会哭爹喊娘。
现在李宝山没工夫去一一劝服家中的长辈,至于以后,能劝服就劝,无法劝服就逼着来。
他是家主,他是李家修为最高的人,他是李家的门面担当。
虽然他的上面还有父亲和两位叔叔,但他有自作主张的底气。
「是!」管家立即应道。
作为管家,自然最清楚这个家谁在做主,李宝山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背。
入夜,李宝山又回到了尚武司衙门,坐在卧房中等待着李大贵的到来。
「看来你已经做了决定!」李大贵如约而至。
李宝山起身,为李大贵斟上茶水,说道:「前辈请喝茶!」
李大贵也不怕他下毒,端起茶水随意的喝着。
「在下愿意为四爷效力,不过在下有两个条件!」李宝山道。
「请说!只要不是太过分,我就可以答应你!」李大贵道。
李宝山道:「第一,我可以打开城门请四爷带兵入城,不过我希望四爷魔下的将士不要在城内胡来!」
叛军什麽尿性,李宝山也听说过。
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