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轻靖安侯帮忙。
只是他的性子不允许他攀附权贵,所以从始至终他从未想过跟靖安侯府有什麽牵扯。
同样,他也没想到靖安侯府的人居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你是靖安侯府的人?是靖安侯找我有事?」安如晦摸不透丁秋的来意。
丁秋点点头,「侯爷让小人将这些东西交给大人!」
说着,他从身后的同伴手中取来一个方正的木匣。
安如晦有些迟疑的看着木匣,「里面是什麽?」
「大人看了便知道了!」丁秋道。
安如晦皱了皱眉头,他怕这里面是一些不能拿的东西,比如银子。
不过想想靖安侯似乎没有理由给他送银子,他便伸手打开了木匣。
木匣中摆着一本本册子,很厚一摞。
「这是?」
丁秋道:「这是平远布政使赵云星,右参议叶倡廉,按察副使宁东升,东阳府知府董书言,广宁府知府王德新等十八位官员与诸多富商勾结的证据,他们官商勾结,欺压良善,豪取良田,横行霸市,打压同僚,迫害商户,杀人枉法!」
「并且他们近期还欲借辽东大旱抬高粮价,按照他们的计划,再过半个月他们就会将粮价提升一倍,并且还会鼓动百姓作乱,胁迫朝堂调拨钱粮救灾!」
「什麽!」安如晦彻底呆住了。
丁秋的话实在是太匪夷所思,太骇人听闻。
官商勾结什麽的,安如晦都不觉得意外,甚至连杀人枉法,他也不会感到震惊。
可是抬高粮价,鼓动百姓作乱,胁迫朝堂调拨钱粮!
这样的事他都不敢想像。
他急切的将木匣中的册子一本本翻看起来。
上面记录着许多行贿受贿的事实,牵扯的官员绝不止十八位,但是可以看出这其中是以平远布政使赵云星为主。
当然,赵云星不会亲自去收银子,收银子的是一个叫刘三的人,这个刘三就是赵云星身边的亲随。
很快,安如晦就将帐册全部浏览了一边,他脸色阴沉的问道:「你怎麽知道他们要抬高粮价,鼓动百姓作乱!」
丁秋又从怀中取出一份口供递给安如晦,「这是按察副使宁东升的口供!」
安如晦打开口供看了一眼,上面的确有关于抬高粮价和鼓动百姓作乱的供述。
「这是真的?」
丁秋淡淡的说道:「是真的,宁东升现在在我们手中,他可以随时出堂作证!」
「你们抓了宁东升?」安如晦大惊。
「没有,我们只是请宁大人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喝茶去了!」丁秋道。
喝茶!
不就是关押起来了吗?
安如晦深吸一口气,看了看木匣中的帐册,又看了看手中的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