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声鼎沸的街道,才来到衙门。
回到衙门,杨正山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样下去不行,我们的卫城该扩建了!」
他一边走入衙门正堂,一边对身边的谢渊说道。
「是啊,现在城内实在是太拥挤了,特别是每次水师船队归来的时候,城内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谢渊有些无奈的说道。
腾龙卫发展太快了,这让卫司衙门的很多规划都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就连杨正山也没有料到,腾龙卫会繁荣到如此地步,他还是小觑了海贸带来的利益和繁荣。
卫城本来就不大,当初杨正山修建卫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卫城有一天会拥挤到无处落脚的地步,那时候他还限制了城内宅院建造的数量,可如今才发现当初就应该直接扩建卫城。
进入正堂,立即有一个随从为两人奉上茶水,杨正山端起茶水喝下,说道:「让工程科做个规划吧,城池向南边扩建,与南边的兵营连接起来。」
五军营的营地在城南,距离卫城不远,也就二里地。
这三年,营地经过几次修建,差不多已经变成了一座屯堡,与之相连正好可以将整个营地纳入城内。
谢渊微微点头,说道:「好!」
杨正山转身走进自己的书房,他的书房分为内室和外室,内室就是他自己的书房,而外室则是陆文华和周仁的办公地点。
他刚坐下,陆文华就端着一个木匣进来了,「大人,这是玻璃作坊刚制作的一批千里镜!」
打开木匣,陆文华将一个黄铜制的单筒望远镜递给杨正山。
杨正山来了兴趣,拿起了查看了一下。
玻璃作坊已经组建三年半了,然而直到现在都没有搞出让他满意的千里镜。
不是因为玻璃作坊的匠师们不努力,实在是这玩意太难搞了。
最难的地方就是透明度高的玻璃,匠师们不知道实验了多少次,一直都达不到杨正山的要求。
杨正山拿起千里镜,来到窗前朝着远处的城墙望去。
玻璃透明度已经很不错了,不像之前总觉得雾蒙蒙的,而且镜片里面也没有气泡。
放大倍数应该是六倍,制作工艺还算不上精湛,但已经具有实用价值了。
杨正山越看越满意,「很好,制作成本多少?」
「大概一个要三十两银子!」陆文华有些为难的说道。
杨正山点点头,倒是没有觉得贵。
三年多的时间内,他给玻璃作坊投入了上万两银子,作坊中的匠师从十几人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人,每天消耗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
至于说每个单筒望远镜的成本需要三十两银子,应该是镜片合格率太低的原因。
目前的工艺水平还太低,想要烧出透明度高,没有气泡的镜片完全就是碰运气。
其实玻璃作坊也不是不能盈利,玻璃制品在大荣应该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