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如练习骑术总要有战马吧,练习箭术要有弓箭吧。
这些都是需要卫司衙门提前准备的。
衙门书房中。
杨正山坐在书桌后,看着周仁和陆文华递来的账册。
短短半年的时间,卫司衙门就花费了十多万两银子,这支出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是这些支出还只是零碎的支出,比如给兵丁和工人发放月钱和粮饷,给兵丁买棉布,肉食等等。
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呢。
“购买战马的事情联系的怎么样了?”杨正山问道。
陆文华说道:“大人,目前我们已经联系十几家马商,预定了一千三百四十二匹战马,以及一万担马料,接下来半个月,这些战马和马料会陆续送过来!”
重山镇灭掉东海胡族时获得了大量的战马,而在占据北地之后,也催生了大量的马场主和马商。
商人逐利,官员会借着商人的名义逐利,千里北地很多地方都非常适合养马,因此短短一年的时间,北地的马场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冒出。
而朝廷对此也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大荣整体还是缺马的,如今得到了一块适合养马的疆土,自然会大力扶持养马。
因此想从重山镇大批购买战马并不是一件难事。
更何况杨正山在重山镇还有不少人脉关系,找人联系一些马商还是很容易的。
“嗯,送来的战马和马料都要严格把关,我们可不要驽马和坏掉的马料!”杨正山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请了十几名马倌,到时候会严格检查战马和马料的质量!”陆文华笑道。
马倌,杨家最不缺的就是马倌。
虽然杨家的马场还在安源城,但从马场内请一些马倌过来还是很容易的。
马倌也是技术人才,养马也是个技术活,而杨正山一直都重视技术人才,所以杨家马场一直都有培养马倌。
杨正山微微颔首,他在考虑要不要再在腾龙卫建一座马场。
这马场不是给杨家建的,而是给卫司衙门建的。
今时不同往日,在安源城的时候,他麾下也就几百骑兵,几百匹战马,怎么都能养的开。
可在腾龙卫,未来他是要打造五千骑兵的,只是养五千匹战马就不是一件小事,而且他还要考虑战马的后续补充。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建一座马场更好。
“你们两个抽空去城外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造马场!”
“最起码能养两千匹马的马场!”
杨正山吩咐道。
“是!”两人应了一声。
马场建起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