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等你回去跟伱家夫人商量一下,反正也不急!”杨正山笑呵呵的说道。
梁三爷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性子,所以讪讪的说道:“让杨兄见笑了!”
“没什么见笑的,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杨正山道。
梁三爷心里想着问问是不是该把两个孩子的婚期给定下来了,可是他那犹豫不决的性子又犯了,一直没有说出口。
直到中午吃饭时,两杯酒下肚之后,梁三爷这话匣子才打开,说道:“杨兄,两个孩子也大了,我们是不是该选个日子把婚事给办了!”
这话一出,饭桌上杨明浩的脸顿时红了。
而杨明志则一脸促狭的看着杨明浩,还伸出胳膊戳了戳他。
杨正山瞥了一眼杨明浩,心里忍不住吐槽,才十六岁啊,这就要结婚了!
不过他想了想,也觉得杨明浩该成亲了。
这里的风俗就是如此,十五六成亲,若是拖到十八,男的还好些,可女的就成了剩女了。
自家小子可以不在意,可他不能不为人家的闺女考虑啊。
此时杨正山很有当老父亲的感觉。
“那就选个黄道吉日定下来吧!”
杨正山笑道:“我肯定是无法回去给两个孩子办理婚事了,还请梁老弟见谅!”
杨明浩和梁珍成亲肯定不能在迎河堡,要在安宁县才行。
这一来一回再加上办理婚事,最少也要个六七天的时间,他现在抽不出这么多时间。
“我明白,我明白。”梁三爷大着舌头说道,他笑的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这样吧,明诚,你带着王氏回去一趟,请媒婆把婚期给定下来,然后把家里的房屋修整一下,把置办的东西置办好。”杨正山对旁边的杨明诚说道。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杨正山不能回去,那就只能让杨明诚和王氏回去了。
“好的,爹!”杨明诚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三天后,杨明诚、杨明志、王氏以及吴海和丁秋同梁三爷一起回安宁县了。
送走他们之后,杨正山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迎河堡的发展上。
随着商业街上的店铺开张,迎河堡越来越热闹了。
周围各屯堡,各火路墩和各烽燧的军户经常来迎河堡购买东西,也有一些人会带着一些东西来迎河堡摆摊售卖。
对于小摊小贩,杨正山也没有禁止,而且还单独划出了一块区域,让他们摆摊,算是一个小集市。
有商业街,有集市,就意味着有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无需多说。
哪怕周围的军户都是一些穷人,但他们依然可以从中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