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这么长,肯定是无法做到万无一失,想要避免沿海地区受到海寇的袭扰,那就要拿出雷霆之威,震慑东南海域的一众宵小。
“那朝堂准备动用那些水师?”杨正山又问道。
延平帝简单的将之前廷议事情说了一下,说完后他问道:“爱卿觉得如何?”
杨正山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星月门大概有四五万的兵力,而朝堂调集诸多水师,兵力也在五万上下。”
“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不过在战船上,我朝战船更加强大一些,这一点我们占据优势!”
大荣是一个皇朝,哪怕大荣在水师上是短板,但在很多方面依然占据着很多优势。
比如造船,座弩,兵甲等方面,一个类似于宗门势力的星月门如何能与庞大的大荣皇城相比。
杨正山简单的衡量一下双方的战力,觉得这一战还是可以打一打的。
“若是陛下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老臣倒是愿意效犬马之劳!”
他没有推辞,毕竟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吃了三年的白饭,也是该为朝堂干点活了。
“你可有必胜的把握?”延平帝问道。
怒气消散之后,延平帝的心思也就变得谨慎起来。
毕竟这是一场大战,若是战胜,那一切都好说,可若是战败,那对朝堂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他要考虑胜败得失。
杨正山笑了,“必胜的把握自然是没有,不过只要陛下支持,臣还是有七八成的把握的!”
必胜!
这谁敢保证。
不过七八成的把握就是他谦虚了。
只要有足够的先天武者压阵,他有九成的把握。
的确,他没有打过海战,甚至他都不会打海战,但这不要紧,因为他有外挂。
感应天象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海战与陆战不同,天象对海战的助力更大。
单单是风向风力优势,就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
而与杨正山来说,几时刮风,什么风向,风力有多大,这都是可以预知的事情。
至于海战该如何打,这个其实也不是难事。
杨正山不懂,可总会有懂的人,而且杨正山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他在腾龙卫时也是研究过海战的,只是没有实操过罢了。
既然腾龙前卫会参与此战,到时候还能借用余通海的能力。
余通海虽然也没有打过如此大规模的海战,但他以前在海州左卫参与过很多小规模的海战。
到时候杨正山来定战略,余通海等人来定战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