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
对徐永生来讲,甚是合用。
因为儒家相关历练的缘故,再加上实战中出手的表现,外界基本能猜度出徐永生修行,五相五常是主修「仁」。
余者,「智」丶「义」可能较高。
三才阁层数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有偏低的,五常之信和五常之礼可能性无疑较大。
这种情况下,高谊相赠的白玉旗,自然可以说是急徐永生之所需了。
既然已经收下,徐永生便不多纠结。
他反而因此拿定主意。
等将来自己成功晋升四品境界后,除了第六层「仁」和第五层「智」以外,馀下一层三才阁,积蓄温养第三层「礼」。
届时类似北辰拱照这样需要三方「信」之印章才能修炼的绝学,以佩韦自缓协调。
平时修炼时,还能借佩韦自缓再多协调一组「礼」之编钟,以四层「礼」整理构思和创新武学。
实战中如果经由佩韦自缓协调的三方「信」之印章仍然不够用,白玉旗可以派上用场。
徐永生思索停当,便将白玉旗和那只佛门宝瓶一起妥善收好在湖海囊内。
接下来,他悄然抵达江州。
江州治所浔阳县里江州城,乃是江南名城,来往车马众多。
徐永生虽也可藉助惊龙变化身形,改头换面,但风险不小。
江州宋氏,当前正是神经紧绷,招呼南来北往的姜氏丶越氏丶道门南宗以及岭南节度使府中人,甚至还有朝廷钦差。
这种情况下,江州虽然没有封城戒严,但也拉响警报。
徐永生此番暗地里行事,不欲旁人知道自己曾来过江州,是以更加谨慎。
暂时不入江州城,他先在附近浔阳县乡野间转一转,看一看。
徐永生先尝试寻访可能存在的南朝后裔,但暂时没有收获。
谛听夜夜外出,同样没有带回喜讯。
倒是徐永生本人暗中查访下,综合多方面信息,发现一些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这里确实曾经有过南朝后裔逃亡。
但据说都死在鄱阳大泽内。
和宋氏有没有关系不好讲,但他们收藏的那幅南朝玉画,可能便是这麽来的。
徐永生不急不躁,陆续扩大范围。
暗中寻访南朝后裔的同时,他也在观察江州这边的环境与民生。
总体来说,这里比较富饶。
远胜朔方边塞不说,比江北中原很多地方的情形也都要好不少。
环鄱阳大泽周边,不愧是江南西道有数的膏腴之地。
徐永生大致逛下来,对于在江州声名显赫的宋氏一族,周边百姓多在称赞。
这里说宋氏善人多,经常赠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