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才攻打我们,如今虽然撤兵了,怕是中州国的诡计,要谨慎应对啊!”
“臣有一计,可以解决皇上的疑虑。先将带队的将军传来朝堂之上问话,如果中州国此来有诈,就将这位将军扣下;如果没有问题,就将这十万大军分散到其他大军之中,就不会生乱。此为一石二鸟之计。”有一大臣最终出谋划策,打消了皇帝的担忧。
“好!就这么办。传中州国护国大将军连渚狍觐见!”皇帝向使臣传旨。
不久,逍遥子带上了国书来到了云萝国的朝堂上,向皇帝递交了国书。
皇帝仔细地阅览着,随后心中想到,此国书情真意切,说明了两国邦交的重要性,也指明了今后的方向,是诚意满满,不像是有诈,于是道:“大将军,朕已经看了国书,知道将军此来我云萝国的促进两国邦交的诚意。不过,朕有些事情还望将军阐明。”
“陛下请讲!我连渚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逍遥子向云萝国的皇帝施礼道。
“本国虽然比不上中州大国那般强大而富有,也属于弹丸小国。即使是这般,本国为了中州国的稳定,也心甘情愿借兵十万。中州国不但有吞噬大军之嫌,事后还出兵攻打我云萝国。做出这般无情无义的事来,区区一本国书,就想让本国原谅贵国的做法,未免太小看我云萝国了吧?”
“陛下,我中州国的确对不起云萝国的百姓,给云萝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也是我中州国皇帝心中的痛!”逍遥子向前一步,施礼道:“不过陛下,此事另有隐情,都怪魔庭干预了朝政,怪东昌王擅自做主,掌控了兵权,现在我中州国的皇帝已经幡然醒悟,把东昌王抓了起来,送进了天牢,还把魔庭的势力清除了朝廷。还请陛下明察。”
“魔庭?又是魔庭!”皇帝愤愤不平地道,“我云萝国也是魔庭干政,致使阿依吐露公主流落在外,年家深受其害,不得不流落他乡。”
另一位大臣冷笑道:“陛下不要被中州国的大将军带偏。中州国的大将军,你有何证据证明年枭是被冤枉的?”
逍遥子不慌不忙地说道:“大人,且听我慢慢道来。在中州国,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所谓的通敌证据皆是伪造。这是一场阴谋,有人企图挑起两国的争端。”
大臣反驳道:“空口无凭,如何让人信服?”
逍遥子说道:“大人,我们有证人、物证。首先,那所谓的通敌书信,字迹与年枭将军的笔迹完全不同。其次,提供证据的人早已不知所踪,显然是有人故意安排。而且,十万大军已经还回,这就是最大的诚意。而且,陛下你可以派人去中州国打探,看是不是中州国已经将魔庭的势力赶出朝廷?东昌王是否已经被押入天牢,只等斩首示众!”
一些大臣微微点头,觉得逍遥子的话有几分道理。
但仍有顽固的大臣不肯罢休:“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年枭有不轨之心。”
逍遥子说道:“大人,您如此固执己见,莫非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还与魔庭有所勾结?”
大臣恼羞成怒:“你休要血口喷人!”
逍遥子继续说道:“陛下,此次事件,明显是有人陷害年枭将军,企图破坏两国关系。若陛下不能明察,正中敌人下怀。”
皇帝陷入沉思,这时,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中州国的大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借兵之前两国一直友好相处,此次事件确实蹊跷。”
群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逍遥子据理力争,言辞犀利:“各位大人,难道我们要因为一场阴谋而破坏两国多年的和平吗?战争带来的只有灾难和痛苦,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再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最终,皇帝被逍遥子的言辞所打动:“好,朕决定重新调查此事。”
在逍遥子的努力下,云萝国皇帝下令重新调查年枭通敌一案。
调查人员深入细致地查找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是云萝国的一位权贵嫉妒年枭的功绩,与中州国的东昌王勾结,伪造了通敌证据,企图陷害年枭。
皇帝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