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开始生产了吗?”
“还得半个月。”庄含蕾答道,“半个月后应该能吃透所有技术难点,到时候就能安排生产了。”
“能生产了先造三架。”
沈琰说道,“三架一起进行测试,把所有项目都跑完,别省着。咱们有钱,不用这么抠门。”
“噗嗤——”庄含蕾忍不住笑出了声,“咱们厂啥时候抠过?我本来就打算多造几架测试,放心吧。”
“对了,测试的时候通知一下铁叔他们。”
沈琰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毕竟红隼2001是专门给琻洲准备的,让他们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线的意见比咱们坐在办公室里琢磨更重要。”
“行。”庄含蕾应道,“技术吃透后,生产就好办了,现有猎鹰2000的生产线不用改造就能直接生产红隼2001。毕竟这条生产线的机械臂大多由小龙操控,换机型对它来说只是调整程序的事,没什么难度。”
“能尽快投产就好。”
“那就麻烦了。”
沈琰道谢后,又和她聊了几句细节,便转身前往研发组,想看看导航系统的进展。
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火箭模型激烈讨论,气氛热烈。
沈琰没出声,悄悄站在一旁听着,很快弄明白了缘由:
他们正在研发可回收,但控制系统卡了壳。
编写的代码无法精准调整回收部分的姿态,导致项目停滞。
摸清症结后,沈琰走上前说道:“这个控制系统你们不用再琢磨了,交给小龙就行。
让它拆分出一套专用系统负责姿态控制,不过回收部分的计算机硬件得你们自己搞定,要是搞不定,也可以找小龙帮忙优化。”
他补充道:“前段时间小龙改造设计了红隼2001战机,上面的电子系统和控制系统代码,都是它拆分出的一个类人工智能完成的。
虽然这个‘分身’的智能程度比小龙本体低,但比现在的普通智能助手强多了,应付可回收火箭的控制绰绰有余。”
原本被打断讨论的工程师们还有些懊恼,一看是沈琰,立马没了脾气。
如今在非凡机械厂,谁都知道沈琰是技术天花板,不管多棘手的难题,到他们手里都能迎刃而解,从不含糊。
“沈总,你怎么来了?”负责项目的杜建树率先反应过来,笑着问道。
“过来问问导航系统的进度。”沈琰直入主题。
“快了!”杜建树语气兴奋,
“下个星期就发射最后三颗,只要这次测试没问题,就能正式启动导航系统的组网工作。
有小龙帮忙,研发过程顺得很,没遇到什么大问题,小毛病大家很快就能解决。”
沈琰点点头,目光落在火箭模型上,又问:“这个可回收部件,这次能跟着一起上吗?”
杜建树摇摇头:“这次不行,就算让小龙负责控制系统,还有不少细节问题没解决。
不过你别小看它,用上可回收部件后,卫星发射成本能降到原来的一半左右。要是想再降成本,就得研发更大更先进的火箭了。”
“能降一半就很可观了。”沈琰说道,
“成本降下来后,咱们可以接一些科研院所的订单,多少能赚点钱补贴研发。要是科研院所没需求,就问问高科技公司,
他们肯定有相关的项目,咱们可以帮他们研发,也可以直接帮他们发射,能抢多少订单是多少。
实在不行,就在熊猫博客、熊猫头条、熊猫快播和凤凰传媒上打广告,不信拉不到生意。一些技术落后的,肯定愿意买,这都是潜在客户。”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招!”杜建树一拍大腿,笑着说,
“还是沈总会赚钱。现在我们每天花钱如流水,几乎没收入,花得我都心慌。要是能接到外界订单,既能创收,也能减轻厂里的负担。”
“放心,赚钱的机会多着呢。”
沈琰笑着安抚,“等导航系统组网完成,咱们就能和瓜分导航市场,到时候赚的钱可不是小数目,现在这些投入都只是前期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