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周瑜所言非虚,就目前局势而言,吴国已独木难支。
若魏国趁机发难,吴国恐将难逃覆灭之命运。他也明白,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个人恩怨固然重要,但国家存亡更为关键。
即便他再厌恶刘备,再清楚其小人行径,但此时若不借助蜀国之力,吴国真的很难再与魏国抗衡。
想到此处,孙坚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充满了无奈与忧虑。
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终是点了点头,神色庄重而坚定。
“那你打算如何行事?如何再次结盟?”
周瑜见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孙坚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愿意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放下个人恩怨。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便是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共谋大计的时刻了。
既然已然选定了盟友,便再无退路可言。孙坚缓缓抬手,动作优雅地拈起桌上的茶杯,仿佛这一举动蕴含着某种深意。
他将茶杯轻轻送到唇边,浅酌一口,那茶水的温度和香气似乎在他的口腔中弥漫开来,让他稍稍放松了一下紧绷的神经。
放下茶杯后,孙坚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望向周瑜,开口问道。
“既然同盟之事已成定局,你意欲以何种方式与蜀国结盟?诚然,魏国的离间之计所造成的误会业已澄清,但我心中仍旧疑虑重重。蜀国历经那场惨烈的战役,损失惨重,想必他们对我等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与我们结盟,恐怕并非易事。对此,你有何良策?”
周瑜静静地聆听着孙坚的话语,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过了一会儿,他轻轻抬手,同样抿了一口茶水,感受着那微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
然后,他缓缓放下茶杯,仿佛这个动作也需要深思熟虑一般。
放下茶杯后,周瑜并没有立刻回答孙坚的问题,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的方案和策略,权衡着每一种选择的利弊。
过了一会儿,他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若想让这次结盟顺利达成,我们必须采取主动,不能只是被动等待。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充分展示出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我们心悦诚服。”
稍微停顿了一下,周瑜接着说。
“而且,现在蜀国的朝政已经被诸葛亮和刘备的儿子刘禅所掌控。这两个人可不像刘备那样昏庸无能,他们对于国家的利益关系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绝对不会像刘备那样目光短浅、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所以,我坚信,只要是他们掌握政权,就一定能够冷静下来,和我们认真商讨结盟的事宜。”
孙坚听了周瑜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面色凝重地说。
“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才华出众啊!只可惜,这样的大才,竟然屈居在刘备的手下,这实在是天下的一大憾事。不过,说到刘备的儿子刘禅,我也有所耳闻,听说他从小就受到了诸葛亮的教导和影响,想来应该也不会太差劲,至少不会像他父亲那样昏庸无能吧。”
周瑜闻言,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抹微笑,轻声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心中对此事已有一番计较,知晓应当如何与蜀国结盟。”
孙坚听闻周瑜如此说,顿时来了兴致,他饶有兴趣地看着周瑜,追问道。
“哦?爱卿有何高见?快快道来,让朕也听听。”
周瑜微微一笑,露出自信满满的神色,缓声道。
“其实,此事说起来倒也简单。据微臣所知,蜀国目前最紧缺的物资,便是粮食。若我等能主动向他们送去大批粮食,以表我东吴的诚意,这对于正处于困境中的蜀国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之举。即便那诸葛亮智谋过人,能够洞悉我等此举背后的目的,但蜀国如今正值生死存亡之秋,有人愿意在这紧要关头伸出援手,他又岂能轻易拒绝呢?况且,诸葛亮本就是我等同盟的坚定支持者,届时由微臣亲自出面与他谈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必他定会欣然应允与我东吴结盟之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孙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