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贾府惊变-大喜大悲(3 / 4)

状况可咋办哟?!

忽然这时,那宁府贾珍,尤氏的丫头万儿却惊慌失措的闯进荣禧堂,脸色苍白道:“老太太,不好,大事不好了!!”

“啊!元春小姐也回来了!”

贾母蹙眉:“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贾元春也忙道:“咦,这不是万儿么......你别着急,慢慢说!”

万儿深吸了一口气,一下子跪伏在地,带着哭腔:“老爷他......他......去了!!!”

“你说什么?!”

......

对于贾府众人而言,今日可谓是戏剧性拉满。

大喜兼大悲!

心中情绪如同上天入地!

半个时辰之后,宁国府内。

东西两府里,主子们、管家们,还有那些贴身伺候的大丫鬟们,全都聚齐了。

众人皆是眉头紧锁,神色间满是忧虑,更有甚者,泪水已悄然滑落。

尤氏以袖掩面,悲泣道:

“老爷啊,究竟是何人如此心狠手辣,竟对您下此毒手!老爷,您走得何其冤屈!”

尤氏之泪,绝非虚情假意,乃是真情流露。

然这真情,却非全为贾珍。她之所以能坐上续弦之位,全赖亡夫昔日六品之尊。

岁月不饶人,她已色衰爱弛,多年未曾近身侍奉贾珍。

膝下无子,娘家亦无依靠。

如今贾珍离世,她日后该何去何从?

若贾蓉尚在,即便为了颜面,也会善待她这位‘母亲’。

可贾蓉也走了!

父子二人一同离世,她这宁国府主母之名,日后又当如何维系?

无论谁接掌宁国府,她还能否继续享受这富贵荣华?

秦可卿亦是掩面而泣,虽嫁入府中时日尚浅,亲情爱情皆淡。

但终究是自己的公爹与夫君,想到日后将孤苦伶仃,甚至被人视作不祥,心中便涌起阵阵悲凉。

李纨的遭遇犹在眼前,秦可卿怎能不悲从中来?

贾敬面色铁青,怒喝道:

“够了!都给我住口!还不够乱吗?!”

贾敬闻得儿子孙子遇害之讯,即刻赶回。

若非贾家身份特殊,又蒙雍和帝特旨,岂能夜开城门,放他入内?

贾敬转头,望向一旁那位面容姣好、目光如炬的女子,问道:

“锦衣府还查出些什么线索没有?!”

这女子唤作夏荷,乃锦衣府中的一名百户长。

莫看她身为女子,却心思缜密且手段狠辣,加之在锦衣府内有所依仗,故而鲜有人敢轻易招惹于她。

正因她身为女子,锦衣府才遣她前来,负责与宁国府进行联络沟通。

毕竟锦衣府也知晓,贾家东西两府女眷众多,男子在此事上不便直接出面。

夏荷低垂着眼帘,嗓音略带沙哑地说道:

“景略公,如今城内外正挨家挨户地展开搜查,想必不久便会有眉目。但凡有嫌疑之人,皆会被押往诏狱受审!”

景略乃贾敬之表字,昔日先太子尚在人世之时,贾敬乃其麾下首屈一指的智囊。

年少及第,才学出众,又兼宁国府家主之位,更得先太子赏识。

彼时,天下读书人无不对贾敬心生艳羡!

后来先太子“意外”离世,贾敬毅然辞官让爵,前往城外清修。

此等忠贞不渝、不事二主的气节,令诸多文人墨客尊称其为景略公。

闻听夏荷之言,贾敬双眸微敛,隐隐透出几分肃杀之气。

“大肆搜捕?哼,可还有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夏荷顿感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心中暗忖:此人已在城外清修多年,怎的仍具如此威严?

“回禀景略公,依目前情形来看,贼人并非寻仇,而是蓄谋已久,一直暗中窥视。他们行动迅捷,未引起任何人警觉,醉月楼那边目前也未能提供任何线索……”

凶手行凶速度极快,且悄无声息。

最新小说: 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 我将自己上交国家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穿到荒年一拖三,飒爽农妇血赚了 截胡太子,我称帝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穿越古代,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