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波对抗中,哪怕是号称电视发行龙头的易安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但短暂的理性之后,现在电视台又有些压制不住了。
自制剧固然节省成本,但能打的剧还是太少,不然电视台早就自拍自播了。
而且自制剧拍扑了,不但要赔钱,还有浪费的时间精力以及责任的划分。
所以外播剧是不可能被取代的,特别是有野心的电视台,就得在市场上去抢那些热门项目。
同时,网络视频的崛起,也多少给予了电视台一定压力。
不但要和电视台斗,还要和互联网斗,内容不给力,收视率拿不出手。
特别像新四大名著这种全民关注的项目,市场越低迷,竞争反而空前激烈,因为电视台手里有钱,当然玩了命的抢。
与其去赌自制剧或者是那帮前景不明的热剧,不如豁出去死磕《新三国》。
而且,像这种轰动业内的天价项目,很多负责人是不可能自己拍板的,得是电视台高层集体一致表决通过,这样就算玩砸了,责任也分不到个人身上。
再加上易安也考虑到了独家首播压力太大,撮合四家卫视联合播出。
如此虽然收视率成绩被分润了,但风险和成本也小了。
最终,在颜礼的亲自推动下,《新三国》以创单集和总价等多个记录,卖出了首映权。
紧接着,土豆网宣布,以单集18万,总价约1500万的价格,购买了《新三国》的独家网播版权。
这个价格,对于网播市场来说同样是创记录的天价。
要知道,土豆网和优酷两家巨头每年的影视版权收购资金也就大几千万。
1500万购买《新三国》,算是土豆网的一场豪赌。
优酷有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就认为土豆此举是不智的,但是很快就被土豆高层打脸。
《新三国》的网播独家版权优酷也参与了,一度出价单集16.5万,最后放弃不是因为风险大,而是因为没有钱。
不谈土豆网和优酷两家打嘴炮,1500万+1.6亿,仅这两项就是1.75亿。
投资不足1.4亿的《新三国》直接回本,并且赚了3000多万。
然而这还不算完,颜礼在微博承认《新三国》被日本引进,单集12万美元,人民币超6500万,刷新了内地在海外售价的最高记录。
这则微博,直接登陆了热搜榜榜首。
赚了日本6500万,与在国内赚小两个亿,意义完全是不同的。
国内影视界一直在喊出口海外,但实际真正走出去,并能拿到足够成绩的作品很少。
上一次在日本大爆的还是《赤壁》,甚至《新三国》还要感激一下《赤壁》,没有其在日本引起了新一轮的三国热,《新三国》真够呛能卖到这个价格。
现在电视台还没播,如果日本电视台已经开播并引起一定反响的话,搞不好就直接上《新闻连播》了,
1.75亿+6500万,这就2.4亿了,《新三国》直接可以宣布盈利上亿。
但易安觉得这个项目还大有可为,《新三国》总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新三国的总收入是3.5亿以上,利润约2亿。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新三国》还有大量的版权和收益点。
比如香江tvb就宣称和易安正在谈判,购买《新三国》的香江版权,考虑到这部剧的热度和体量,很有可能打破tvb内地剧集引进记录。
台省的中天电视台和另一家电视台,也都有高层出来,表示对这部剧感兴趣再考虑。
《新三国》一个个破纪录的天价,不但给剧集带来了很大的关注和人气,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易安的盈利能力。
相比于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其实才是易安的盈利强项。
单单只是今年,从易安出品和经手发行的热剧就超过两位数,再算上一些差一些的剧,累积总交易额怕是突破十位数。
哪怕只是计算发行收益,易安也差不多赚了上亿。
要知道,华谊对外公开的年报,直到上市前今年的总营收也就几个亿,利润不足8000万。
易安仅发行部一个部门,就可以压制华谊。
当然了,如果算整个公司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