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乔乔对徐明珠只有同情,却没办法插手徐母对徐明珠已经做下来的决定。
可当她看到徐明珠泪眼婆娑,可怜兮兮的眼神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心软。
“那个……”
她刚想开口劝,徐母就忽然一记责备的眼神射过来,“乔乔,难道你也要跟着她一起胡闹?”
郑乔乔一脸无辜地举手,“妈,我可什么都没说!”
徐明珠颓丧地耷拉着肩膀,再次低下头,妈妈最喜欢嫂子,现在连嫂子说话都不管用了,她还能怎么办呢?
郑乔乔问徐明珠吃饭了没,徐明珠哪儿还吃的下去?背着书包就要去阁楼睡觉。
“那行吧,刚蒸的梅菜馅儿肉包子,你不吃就算了。”
徐明珠动作顿了一下,红肿的眼睛里有了一点点亮光,“梅菜馅儿的?那我吃点吧。”
在商都的时候,她就最喜欢吃梅菜扣肉,香喷喷又软又糯。
嫂子最舍得在吃上下功夫,把梅菜肉包成包子,肯定特别好吃。
家里俩双胞胎一个睡了,一个被徐母哄得快要睡了,徐母见闺女能吃能喝,也稍微有点心安。
“对了,胡老师家里有几个儿子?”
郑乔乔想了又想,还是决定问问关于胡老师的情况。
徐母在旁边听着,这次没有制止。
徐明珠明显是之前了解过了,直接回答,“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他家都有七个孩子!
郑乔乔听得直咂舌,七个孩子还能把胡老师养的这么好,会拉手风琴,还会俄文,能教书,胡家爹妈也挺有本事的。
“如果是四个儿子的话,那胡老师愿不愿意跟我们回商都呢?”
她状似无意地闲话一句。
徐明珠吃包子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像是忽然受到了启发,整个人都恢复了活力,有了希望,放下包子就往门外跑。
徐母气得想喊徐明珠回来,可怀里孩子都快睡着了,她只能把到了喉咙里的话重新咽下去,狠狠朝郑乔乔瞪了一眼,“你呀!”
说她添乱吧,可如果姓胡的老师真愿意跟他们回商都,如果到时候徐明珠能跟胡老师还在一起,徐老师跟他们一起回商都也不错。
她就是舍不得闺女落在黑省,从此以后见一面都难。
她只有明珠一个闺女,好歹胡家还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当天晚上,胡家就来人了。
上次一家人去吃排骨炖锅的老板,就是胡老师的爸爸,胡老板带着老婆,儿子,手里拎着两只猪脚,还有两条五花三层,又肥又厚的猪肉来敲门。
徐明珠和胡老师两人跟着胡老板身后,徐父徐母一开门,看见这架势,也就明白了。
大人们坐在屋里说话,郑乔乔赶紧收拾点心水果,又泡茶出来待客。
屋里暖烘烘的,跟胡父胡母寒暄了几句,就抱着孩子和徐朝,徐燃去了里屋。
七六年十一月,徐明珠和胡树林胡老师,去民政去领了证,在学校领导,还有双方家长的祝福中,举办了婚礼。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了整个巷子。
胡家为了表示对徐明珠的重视,不仅给出了三转一响的聘礼,还专门找单位里有自行车的同事,凑了十八辆自行车,组成车队,每辆车上都带着一朵红艳艳的绸子花,哗啦啦从巷子里骑出去,热闹极了!
徐明珠结婚后,小夫妻俩就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
来年春天,徐明珠怀孕了。
郑乔乔的双胞胎孩子也都七八个月,地上铺个席子,就能满地爬着玩儿。
这天中午,徐父脸上掩饰不住喜色地进门,还没来得及坐下,把小心仔细装在口袋里的报纸拿出来,打开,放在桌子上,朝戴着老花镜,正在织毛衣的徐母招手,“来,过来,你看。”
徐母从眼睛后面抬起眼,看了老伴儿一眼,“干什么?”
有事儿就说事儿,搞得神神秘秘的,耽误她给两个孙女织毛衣!
郑乔乔刚在厨房做了饭出来,把一锅米饭放在餐桌上,刚好看到桌子上放着的报纸,头版头条,加粗大字儿写着,“取消布票……”
市场渐渐放开了。
再一看右下角一栏里,写着最新的会议精神。
允许部分知青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