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玉华策,御前赌江山
赵侯让梁师成传旨,令赵信来玉华阁觐见。
赵信赶紧在第一时间跟着梁师成来到了玉华阁。
玉华阁在宣和殿后面,赵估来到时,宰臣蔡京丶蔡卞丶苏轼,执政何执中丶张商英丶余深,赵侯新提拔到中央辅佐宰执的唐恪丶李纲丶赵鼎丶陈丶种师道等人都在,跟金使一块来到东京汴梁城的吕颐浩也在。
这两年,赵侯早期任用的宰执,像许将丶李清臣丶吕惠卿丶赵挺之丶郭成相继过世,宰相章惊丶枢密使曾布丶副宰相韩忠彦丶尚书右丞苏辙,因患病最近也没来上朝。
目前阶段,赵侯已经让蔡京暂代宰相之位,苏轼暂代枢密使之位,蔡卡暂代副宰相之位。
其实,没来上朝的章惊等人基本上也就回不来了。
只是,赵侯鉴于他们为赵宋王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并没有让他们致仕,而是让他们先「带薪休假」,要是朝廷有什麽大事,赵侯也会派人去他们家中跟他们商量一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鉴于章惊等人的年纪,他们的政治生涯,甚至是生命,其实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唯一让赵候感到惊奇的是,本来早该死了的苏轼,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受到赵侯重用的原因,七十五岁了,身体还非常硬朗,干劲十足,看来应该能熬走他弟弟苏辙。
于是,赵把苏轼提拔为代理枢密使,让他总管军事,抗衡蔡京丶蔡卡兄弟两个。
另外,赵自从登基以后,就重视培养新人。
唐恪这些年一直在业业地帮朝廷治理黄河,在他的治理下,也不能说黄河一次都没有泛滥过,但它给赵宋王朝的百姓带来的危害已经极小了。
后来,因为治理黄河有功,赵候将唐恪提拔为户部尚书。
历史上,唐恪在担任宰相时,虽然是力主和议以及割让三镇,面对勤王军队集结,又下令不得妄动,导致勤土军队不战而散,为御史所劾,罢相。
但张纯分析,当时的宋军的确不堪一击,这不是战不战的问题,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过了此事,
冷静分析一下,唐恪的主张其实是对的,如果赵桓能听唐恪的,至少不会有靖康之耻和北宋灭亡发生。
而后来金人要废掉赵氏改立张邦昌为皇帝,唐恪虽然为了救一城百姓签字同意了,但等东京汴梁城失陷,发生了靖康之耻,他服毒自杀也算是给了赵氏交代。
总得来说,唐恪算得上是赵桓用的一众宰相中最有水平的一个,而且,他一直都很清醒。
面对郭京这样的神棍,他直接当面折之,故意让他难堪,问,「老兵儿戏,果能了否?」,郭京无话可答。
后来,是赵桓把唐恪给废掉了,赵桓君臣才用了郭京这个神棍,导致在宋金交战的关键时刻,
赵桓君臣竟然撤去守军,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正兵守城,被五百金骑一通砍杀,冲进城中,汴梁城才被攻破。
另外,唐恪给赵桓出的最后一个主意就是,让赵桓趁着金人到来前,赶紧跑,千万别留在城中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