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不攻城门,此事是因为守方会在城门上动手脚,玩“套娃”的经典把戏。
各个城池的门口大多都会加筑一道方形或半圆形的小城墙,学名瓮城。
选择打城门的话,攻方得先把瓮城给攻破了,然后才能去打城门。
要是攻方玩脏的,他们甚至得打完两三个瓮城以后才能看见城门。
瓮城这东西的主要作用就是关门打狗,一旦攻方进了瓮城,那他们就会成为活靶子,守军从四面八方全能打着他们。
进去以后基本没什么别的结局,被射成刺猬了解一下。
城墙虽然同样不好打,但至少守军不会垒好几圈城墙来搞心态,所以还是打城墙难度小点。
但打城墙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种一马平川的城墙永远只存在于影视剧中。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向外突出的站台,这东西学名叫马面,上设箭楼,作战时士兵可以站在箭楼上从侧面攻击敌人。
正常来说,攻城方来到城墙根底下就相当于进入守军的射击盲区了,这时候他们不需要再担心箭矢了。
但马面的存在却是无情的破碎掉了攻方的美好幻想,就算来到城墙下,他们仍然得挨射!
在正面射不到你?那就改从侧面射!
对于徐州军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马面这东西跟瓮城一样,不是每个城池都有。
奉高这地只有一道瓮城,马面也只有寥寥几个,如果不然,徐州兵那惨不忍睹的伤亡率还得高出去不少。
……
来到城墙下以后,箭矢的密集程度自然而然的变弱了许多。
其中道理很简单,城头上有多少弓弩手,马面上才有多少,二者间存在着巨大的人数差距。
一万人放箭跟三百人放箭的效果肯定不能同日而语,此事显而易见。
但滚木礌石的无差别攻击却是没减弱多少,毕竟投石手扔东西仍然能砸着徐州兵,但凡躲闪不及就会被砸的骨断筋折、一命呜呼。
弓弩手们射不到攻城方了,投石手们自然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城下的敌人身上,将他们视作重点照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