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中,运气好些的避开了要害捡回一条命来,倒霉点的直接便死在了箭下,带着满腔怨恨与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
……
借此机会,拎着大盾的徐州兵经过短暂休息后,举起盾牌继续朝前推进。
他们手中拿着的大号盾牌学名叫“橹”,成语“流血漂橹”说的就是这玩意。
除了橹以外,攻城方的先头部队还会使用一种叫做“木驴”的工具来对行进进行掩护,这东西学名叫“轒轀”,很是生僻的两个字。
简单理解,这东西其实就是四个轮的木车,下边没有底,人藏在车里腿着往前跑,其上端盖着牛皮来抵挡城头射来的箭矢。
但这东西怕火,一旦被火箭引燃,里边的人不跑会被烧死,跑了大概率得被射死,基本上没什么活路。
饶是如此,大盾和木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伤亡,冲锋的过程归根结底还是用命填的过程。
攻城方天然就是劣势的一方,即便手段尽出亦是无法逆转。
别的不说,光是对射这一项,“高打低”的守城方就能叫攻城方吃尽苦头。
攻城方偶尔会采用泥土筑台的方式来减少双方高度差,让弓弩手站在上边跟敌人对射。
但这招并不是太实用,站在上边的人会成为活靶子,还不如老老实实站在地上射击呢!
守军不仅有高度优势,而且还能借助地形藏身,用垛口来躲避攻方的箭矢。
此外,守军还可以搭建悬帘,用悬帘来挡箭。
悬帘即为支在垛口上边、用木板做成的简易小亭子,守军还会在上边铺上被浸湿的草席、被褥,攻方的弓弩手一射一个不吱声。
……
趁着双方对射的时机,徐州兵的先头部队必须以最快速度朝着城壕推进。
否则一旦己方的弓弩手被压制住了,那他们便又会成为“重点照顾对象”了。
“六营的人已经快打光了,七营也已折损过半,将八营和九营派上去吧!”中军督战的韩猛下令道。
“诺!”韩猛身后的偏将拱手道。
一营建制为五千,也就是说仗还没打多久,徐州军便已经折了七八千人了,而这便是攻坚战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