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算是把王海写满一页的专业术语,转化成了几句通俗易懂的话,让在场的人都能理解。
可当他翻开笔记本的下一页,看到后面还有好几页密密麻麻的内容,从系统架构到技术参数,再到实施步骤,写得详细无比时,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王总工这准备得也太充分了,一时半会儿根本讲不完。
他快速扫了一眼后面的内容,挑选出最核心的部分,再次开口道:
“也就是说,在这套信息化作战系统中,指挥官可以通过面前的大屏幕,更加直观、更加实时地看到自己手中掌握的所有军事力量。”
“小到一个士兵的位置和状态,大到一艘航母的动向和武器配备,都能一目了然,就像看地图一样清晰。”
“这就对指挥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现代指挥官,不仅仅要会指挥陆军部队,懂得地面作战的战术战略。”
“还要同时具备指挥空军、火箭军和海军的能力,了解各军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方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各自为战’。”
“一场战斗,将不再是单一军种的对抗,不是陆军打陆军、海军打海军,而是海、陆、空、火箭军多军种协同,远程打击与近距离作战相结合的一体化战斗,需要各军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换而言之,我们现在的部队编制,还是按照传统作战模式划分的,陆军、海军、空军各自有独立的指挥体系,协同作战能力不足,已经远远不适合现代化作战的需求了。”
放下手中的香烟,烟蒂在烟灰缸里捻灭,李星锋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神里带着几分坚定,还有一丝紧迫感,
“在未来的战争中,随便拉出来一个团级单位,都要具备在必要时打掉对方空军战机、摧毁对方海军舰艇的能力。”
“这才是现代化作战的真正要求。”
说到这里,李星锋索性合上了笔记本,随手放在桌子上。
在他看来,王海的规划还是太保守了。未来的战争,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思想的革新。
看李星锋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后。
王海的目光像被磁石吸附般,紧紧锁在李星锋手中那本深棕色封皮的笔记本上。
盯着李星锋的手,王海心里反复念叨起来:
后面明明还有那么多关键内容没讲。
尤其是新战争形态里那至关重要的电子战模式,那可是未来战场的核心命脉啊!
少了它,后续的战术部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电子战保障,那才是未来战争的“眼睛”和“耳朵”啊!
没有这玩意儿,再先进的导弹也会变成看不见目标的瞎子,只能在半空漫无目的地盘旋。
战斗机也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在云层里摸不清方向,最后要么耗尽燃油坠毁,要么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现在军队最要紧的事,就是赶紧搭建起一支专业的电子战保障部队,从设备研发到人员培训,每一步都得赶在前面,可这么关键的点,怎么就戛然而止了呢?
王海甚至下意识地抬了抬身子,想开口追问,却又怕打断接下来的流程,只好按捺住冲动,手指在桌下悄悄攥紧了笔。
此时,合上笔记本的李星锋缓缓从黑色皮质座椅上站起身,他起身时动作不算快,膝盖轻轻顶了一下桌腿,发出一声轻微的“咚”响。
这声轻响像是一个信号,原本在台下低声议论的众人瞬间收了声,会议室里的嘈杂声小了大半。
李星锋左手食指与中指间稳稳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右手握着银灰色的无线话筒,比起刚才讲解时脊背挺直、眼神锐利的严谨模样,此刻他周身的气场明显松弛了不少,肩膀微微下垂,甚至带着几分不拘小节的放肆,仿佛刚才那个循规蹈矩、一字一句都斟酌再三的讲述者换了个人。
“嗯……”
李星锋清了清嗓子,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带着烟草气息的温热呼吸随着他的动作在空气中散开些许,飘到前排几位科学家面前。
微微低头,看着手里的笔记本,缓声说道:
<